发布时间:2025-08-28 15:3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文成县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纳入县委县政府“十重百项”重点任务清单,谋划实施“石榴红·同心共富”工程,加快推动民族乡村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变现、文化活态传承、产业跨界融合”的共富新路,为温州强城行动贡献民族力量。
一、做大兴村产业,筑牢共富根基添动力
大力实施“石榴红·同心共创”工程激活民族乡村造血功能。推广“折股量化”“电商+基地+农户”等共富新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因村制宜参与建设符合本地实际、具有稳定收益的造血式共富项目。近年来盘活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建成“畲工坊”28家,吸纳留守妇女、老人等弱劳力群体1600余人,人均月增收2800元。成立中锋、畲药、杨梅、糯米山药等产业联合体17家,3家畲产品直播间入选全省首批百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西坑畲族镇藓然共富直播间带动500余农户,每户年均增收4万余元;发展苔藓微景观全产业链和电商经济,年增收1.7亿元。探索“企业联村结户”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跨山越海”,促成统战团体结对民族乡村全覆盖,帮助农户增收5000余万元。
二、做美人居环境,绘就共富画卷增魅力
大力实施“石榴红·同心共建”工程擦亮民族乡村幸福成色。坚持把民族乡村发展融入“千万工程”大场景,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塑造“乡愁”家园、打造“乡愁”经济,先后获评全国“和美村寨”1个、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1个,建成省级民族乡村振兴精品带1条,打造省级民族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试点村镇7个。深入挖掘民族村庄历史文化,探索“古村落参观+特产美食+工艺文创+农耕研学+民俗体验”文旅新模式,串联推出“畲之旅”线路2条,打造民族文化主题村5个、民族场景网红打卡地26个。大力实施民族乡村生态大搬迁,在县城、城镇建成11个下山搬迁安置小区,搬迁少数民族群众1200多户、5200多人。
三、做优民生智治,凝聚共富民心强活力
大力实施“石榴红·同心共治”工程促进多元共治弘扬正能量。将“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培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嵌入基层,推动宣传教育、安全防范、证件办理、业务咨询、维权服务、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前移到各民族群众家门口,建成“五微五融”示范点3个,迭代升级“石榴红”社区民族团结服务站7个。依托县域治理“141”体系,推动统战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百家合议厅”等“和立方”基层调解协商服务站20余个,成立“民族同心调解队”,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创成省级善治民族村11个,打造省级民族共同富裕团结进步精品带2条、培育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8个、教育基地5个,西坑畲族镇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