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09: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之一。四明山革命老区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该区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样本示范意义。近年来,余姚市民宗局以同心共富工程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四明山革命老区各民族共同富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项目“手牵手”。围绕老区“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核心,在余姚市民宗局的“牵线搭桥”下,由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横坎头村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共同投资建设了江丰蔚蓝智谷植物工厂,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解决当地就业50人次。同时,立足农贸市场,切实推进革命老区各民族共同富裕。目前梁弄菜场年交易额超2亿元,每年年底各村级集体可分红7万元,还解决了周边近千个农村劳动力就业。此外,通过线上电商和线下“年货大礼包”卖场销售等模式,带动山区农产品销售4.2亿元。
二是产业“手牵手”。余姚市在四明山革命老区全面深化“三项计划”。在旅游促三交方面,发展乡村休闲采摘游等文旅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形成精品夜游路线。在研学促三交方面,精心打造“农耕+研学”等研学旅游路线4条。截至目前,四明山革命老区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亿元。在“互嵌式”发展促三交方面,组建“四明山革命老区共富共美平台联盟”,实施“旅游景点+”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激活革命老区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文化“手牵手”。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是乡村振兴的标识,也是共同富裕的符号。火红梁弄艺术团创作的姚剧《大美梁弄》,让游客领略了四明山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余姚市构建了“15分钟精神共富生活圈”,形成公共文化空间矩阵。此外,“红土地”艺术团等为代表的文化队伍,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活动,创作出了一大批讲革命老区好故事的文艺作品,让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空间平添了更多鲜活的红色基因。
四是结对“手牵手”。革命老区也要结对共建,一起奔共富。2023年开始,梁弄镇横坎头村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湖北省红安县长丰村结对,组建了横河美丽乡村建设有限公司。20多种昭觉、红安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公司的线上平台和共富礼包等形式销售,2024年一共售卖了70余万元。此外,横坎头村、三河村、长丰村共同谋划了“红村剧场”爱国主义等表演项目,促进了革命老区之间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推动革命老区“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