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3 17: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近年来,宁波市奉化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部署,以“四个一批”为工作抓手,在民族宗教领域创新普法机制、拓展普法路径,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选好一批普法宣传员。面向党政干部队伍、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宗教学研究队伍等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吸纳12名民宗干部、法律工作者、高校学者及志愿者,组建民宗领域法治宣讲团,用“小团队”搭建民宗法治宣传的“大平台”,今年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回宣讲”“同心讲坛”等宣讲活动7场,受众达362人次。
二是打造一批普法阵地。按照普法阵地“一阵地一品牌”建设要求,将民族宗教法治元素融入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角中,提质升级善济寺、华林讲寺等普法教育基地,建成浙江佛学院、岳林寺等普法示范点。串联打造“流动普法阵地”,优化4条民宗普法研学线路,改造升级普法阵地11处,建成普法示范点3个,其中大慈禅寺等6个基地获评省级普法教育基地。雪窦山弥勒佛学院入选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
三是开展一批普法活动。结合宗教界红色教育“五百行动”丰富普法形式,依托宗教中国化场所、“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等宣传阵地,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书画名家走进岳林寺”“梅山儒释道文化传承发展”等活动,通过教育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发放法治宣传海报手册200余份,推送法治宣传视频61次,辐射2万余人次。
四是打造一批普法案例。深度融入“之江同心·正信正行”主题实践,聚焦重点人群与领域,衔接政协、司法、社工等部门资源,构建“政府管理+宗教界自治+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创新开展“送法进宗教场所”活动,邀请行业律师、司法局干部通过法律援助等途径,打通“最后一公里”矩阵,切实将涉宗领域问题矛盾消除在最前端。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法律援助活动3次,切实化解矛盾纠纷2起。全年依托10名“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开展法律咨询8次,形成“政策宣讲、阵地建设、社会参与”的良性循环,民宗法治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