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三个三”举措助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5-04-30 15: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庆元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搭建共富平台、谋划共富产业、创新共富机制等举措,推动民族村平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18年的5.69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60.59万元,各民族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过50万元,蹚出了一条富有山区特色的民族乡村共同富裕之路。

一、搭建“三个平台”,凝聚民族乡村共富合力。坚持党建统领,搭建民族共富平台,推动各民族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一是搭建“共富联盟”平台。组织全县6个民族村成立“共富联盟”,健全“民族党建联建、交流活动联办、民族文化联动、共富工坊联营、共富产业联谋”等“五联”机制,采取集体资产入股、山海协作资金整合等形式,投资入股光伏、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二是搭建“共富讲堂”平台。成立全县民族村“共富宣讲团”,每两个月举办一期民族村“共富讲堂”,邀请宣讲团成员深入民族村宣讲政策讯息,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把脉问诊、建言献策,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三是搭建“共富基地”平台。建立方格菌博园、芸耕直播、桥头堡公司等共富基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就业岗位,帮助农户推销农产品等。如方格菌博园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增加农民就业岗位200余个,辐射带动周边受益农户1000户以上。

二、谋划“三大产业”,增强民族乡村共富潜力。引导民族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一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指导山根、蔡段等民族村建设农耕文化长廊、沙塑主题公园等,动员外出村民返乡创办精品民宿、畲家乐,持续举办农产品采摘体验、户外拓展、沙滩休闲等主题活动,每年吸引20多万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二是壮大美妆文创产业。依托“爱坑有里”文创公社,发展民俗文化体验和美妆产业,以打造“中国美妆村”为目标,创建集美妆文创中心、科技潮流休闲娱乐、夜游经济等为一体的艺术风情综合体。同时,推进“云上畲寨”建设,通过直播基地和短视频宣传,以“VR+美丽乡村”等形式,展示民族村多样风情,有效提升游客体验。三是挖掘香菇文化产业。将香菇、廊桥博物馆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每年举办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活动,开展“庆元香菇师傅”异地认证工作,为全国各地菇民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让“小菌菇”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三、推进“三项创新”,激发民族乡村共富活力。积极探索“共富联盟”运行机制,深化“共富联创”,提升共富工作成效。一是拓宽“共富联盟”范围。积极探索“民族村+”的联盟形式,鼓励民族村与其他村建立强村公司,积极投资储能、光伏、电商创业园等新能源和新兴产业。依托山海协作机制,投资入股南太湖、庆元-嘉善-九寨沟山海协作产业园等“飞地”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多万元。二是完善“共富联盟”体系。完善“党建统领”“村村联建”“村企共建”“村社互建”“1+3”共富联盟体系,探索深化村社互建,与玉田、同心等社区联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组织乃斯尔丁石榴红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慰问环卫工人等社会公益活动,营造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三是深化“共富联盟”模式。与福建省松溪、罗源、华安、寿宁等四县联合开展“民族乡村共建、民族工作共治、民族交往共融、富裕成果共享”“四共”创建活动,签订共创协议书,推动浙闽边民族乡村在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产业帮扶等领域开展对口协作,深化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造山海共“富”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