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1+2+3”推动民宗领域普法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4-28 16: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今年以来,慈溪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以胜山镇为试点,创新开展“123”工作法推动民宗领域普法工作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国家意识,营造维护国家安全浓厚氛围。

一、化零为整,打造一个品牌活动。由市委国安办、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委政法委、市人民武装部、市发改局、团市委和胜山镇联合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1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开展“国家安全青年说”文艺宣讲、沉浸式体验活动和宗教法律法规宣传,参与群众超2000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在各社区、宗教活动场所等张贴宣传海报100余份,引导教职人员和广大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筑牢民宗领域安全防线。

二是紧扣重点,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微型普法点”,坚持“管理制度规范、场地设施完备、实践活动丰富”,已成功创建省级宗教普法示范点3处,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8处。在胜山镇试点探索建立“微型普法点”,以法治宣传窗、普法长廊等多种形式,向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广泛宣传宗教法律法规,拓展网络宣传“新平台”。利用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以“同心慈溪”等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定期发布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民宗领域典型案例、法治知识讲座视频等内容,着力扩大宣传覆盖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

三是压实责任,打造三支“普法队伍”。利用政策法规知识储备足的民宗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强的宗教团体队伍、法治意识坚定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组建法治宣讲团,宣讲内容涵盖党史、消防安全、反邪教、宗教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各项内容,用“小团队”搭建宗教领域法治宣传的“大平台”,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0余场,受众达2000余人次。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反邪教宣传日等重要节点,邀请专业律师及法治宣传志愿者进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平安建设·共建共享”等系列法律知识讲座,通过现场法律咨询、分发宗教政策宣传册等形式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