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以乡村记忆为笔,绘就民族共融画卷

发布时间:2025-04-21 14:2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在海宁市许村镇科同村,有一座充满烟火气与文化底蕴的乡村记忆馆——九斤乡村电影记忆馆,作为“海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石榴红”教育基地,记忆馆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传承红色力量、促进民族交融、开展多元化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实践阵地。

一、红色底蕴铸根基,文化传承显初心

九斤乡村电影记忆馆坐落在科同老街,馆内陈列着老式电影放映机、珍贵的红色电影胶片、革命英雄事迹资料以及与电影相关的老物件,传递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各族群众在参观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与伟大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

二、初心使命聚人心,共筑家园促交融

许村镇地以九斤乡村电影记忆馆为载体,通过播放民族电影、开展民族手工制作活动和影视活动等,挖掘和展示乡村记忆中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唤起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增强大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推动各民族在文化、情感、生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三、多元活动促交流,文化联结聚合力

一是红色文化“传帮带”。记忆馆定期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邀请当地的老党员、老战士为各族群众讲述电影背后的历史故事,让红色文化在各族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同时,组织青少年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深入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此外,记忆馆还与周边学校合作,开设红色文化研学课程,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二是民俗文化“大联欢”。科同村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科同云片糕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许村镇依托这一优势,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例如学习非遗制作技艺、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民俗风情等,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此外,在每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民俗集市,展示各民族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共同庆祝丰收,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三是文化交流“心连心”。记忆馆积极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展览、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欣赏与借鉴。同时,记忆馆组织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文明实践、诚信宣传、老年服务等志愿活动,加强互嵌式社区建设,进一步加深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情感纽带。

四、民族之花齐绽放,共融画卷展新篇

九斤乡村电影记忆馆开馆以来,每年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接待学生研学参观逾30批次,各民族群众参观学习超1200余人次。其中,有维吾尔族青年在参观红色电影展映后,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为传播红色文化贡献力量;科同一位高龄手艺人与蒙古族青年因共同的民俗文化爱好结为师徒,共同传承传统技艺,成为民族团结的佳话。

海宁市将持续擦亮“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通过九斤乡村电影记忆馆这一民族阵地,以文化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强化精神纽带作用,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