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123”工作方法,探索民族工作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11 14: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庆元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123”民族工作方法,围绕主线,突出重点,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深化“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培育,推进蔡段——山根村石榴红共富精品带建设,助力各族群众迈上共同富裕快车道。

一、围绕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20名宣讲员深入全县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等广泛宣讲党的民族政策法规,每年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学党史、走红军路等红色宣讲、教育活动50多场。注重民生服务,在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企业等建立“石榴红”家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等,共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咨询100余人次,免费健康体检200余人次,帮助解决问题20多个。推动交融互嵌,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加入“石榴红”家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等,每年开展“结对子”“手拉手”“一家亲”等联谊活动10余次。

二、突出两项重点,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一是突出“石榴红”品牌培育,依托“石榴红”家园、工作室等工作阵地,健全“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课堂、微平台”等“五微”工作机制,为各族群众提供就学、就医、就业培训、法律咨询等暖心服务,整合全县民族村区位优势与统战资源优势,组织统战社团与民族村结对,助力争取资金200多万元,指导完成15个项目,通过建立芸耕直播、桥头堡等共富基地,每年可为民族地区群众增收200多万元。二是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七进”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浙闽边民族团结联创机制,与福建省松溪、罗源、华安、寿宁等四县联合开展“民族乡村共建、民族工作共治、民族交往共融、富裕成果共享”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共联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教育活动22场,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1000余份,助力边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余个。

三、搭建三个平台,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一是搭建党建联建平台,在全县6个民族村开展“石榴红”党建联建,健全“民族党建联建、交流活动联办、民族文化联动、共富工坊联营、共富产业联谋”等五项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将强化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推动各民族村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领域开展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二是搭建共富宣讲平台,成立民族村“共富宣讲团”,成员26人,每两个月举办一期宣讲活动,为民族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把脉问诊、建言献策。2022年以来,已举办宣讲活动50场,为民族村发展提出“金点子”15个。三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引导民族村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通过成立“爱坑有里”文创公社,引进美妆、文创企业12家,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体验和美妆产业,打造集美妆文创中心、科技潮流休闲娱乐、夜游经济等为一体的艺术风情综合体,带动村民每年增收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