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4 14: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创建“聚仑筑梦 石籽连心”民族工作品牌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与社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心共融,积极建设高品质互嵌式社区,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一、同心共建幸福城市,夯实互嵌根基
一是协同联动纵向到底。坚持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
建立完善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品质互嵌式社区建设等工作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党组织的有效覆盖、有形服务、有序引领、有力支撑,形成一贯到底、高效快速的基层民族工作闭环体系。二是阵地建设横向辐射。以承接基层民族工作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为依托,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建成“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工作室等阵地46个,重点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馆一园”4个,组织各民族群众观摩交流3000余人次,形成“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良好态势。三是宣传教育多维发力。 创新“石籽连心”宣讲品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用好张人亚党章学堂、宁波港口博物馆等资源,组建“戚彩同心”等12支宣讲队,开展宣传宣讲活动100余场次,切实提升民族团结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良好氛围。
二、同心共筑精神家园,促进互嵌融合
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擦亮“海丝文化”“港口文化”“党章守护地”等城市文化标识,打造出东部“道中华·共富行”、中部“道中华·互嵌行”和西部“道中华·山海行”3条精品线,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认同。二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实施“三项计划”,开展“我在北仑挺好的”“百家宴·邻里情”“石榴籽成长计划”等活动300余场次,推动各族群众深化交流、增进感情。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成员陈嘉玮自学藏族乐器,用音乐架起民族团结桥梁,出席2024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并作交流发言,提升了宁波民族工作的名誉度。三是加强典型引领带动。选树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米娜瓦尔·艾力等各民族优秀典型事迹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榜样积极力量,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同心共创美好生活,丰富互嵌内涵
一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来了北仑就是一家人”理念,持续擦亮社区“邻聚里”品牌,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北仑温度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以双向服务解锁社区和谐“幸福密码”,打造香堇社区“邻里夜校”、高河塘社区“山海相依”等特色服务10余项,推动形成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二是拓宽就业致富渠道。持续扩展“石榴红创业联盟”等平台载体,将资源化零为整、抱团致富,打造“星星农场”等特色共富基地18个,为3000余人提供优质的就业、生活等工作环境。创办学苑社区“红石榴共富直播间”,挖掘培育各民族共富电商项目,打造“红娃额吉”IP农特产品社区电商品牌,辐射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就业创业20余人。三是拓展志愿服务场景。坚持需求导向,将民族团结志愿服务与党群服务、文体服务等有机融合,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邻里节等活动载体,开展垃圾分类、交通劝导、文明创建、矛盾调处、爱心帮扶等活动200余场次,厚植民族团结根基,凝聚共融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