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海宁:“三个嵌入”谱写民族互嵌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0-16 11: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嘉兴海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不断的深化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以“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为抓手,拓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交流渠道,构建“党委领导、统战牵头、部门协同、各方参与”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互嵌式社区的时间路径

一是构建“社会嵌入”新平台,织好“守望相助”善治网。海宁市将民族工作融于基层治理之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细胞工程”,打造主题公园、主题展示馆,全方位全域化推进建设“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共富基地、工作室等,组建志愿服务队、宣讲团等队伍,设置“同心热线”和“同心窗口”等服务窗口,构建让各族群众“留得下来、融得进来、富得起来”的互嵌式发展平台。海宁市8个城市社区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联盟,通过组织联建,将各个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服务联做,精准对接各族群众需求,提供贴心服务;活动联办,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推动各社区跨越界限、打破壁垒,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二是创新“文化嵌入”新载体,浇灌“互鉴融通”团结花。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我在海宁有个家”主题系列活动,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融入日常。在社区里,“石榴红”宣讲员定期举办非遗体验活动,国风的汉服、侗族的竹编、苗族的银饰冰箱贴制作、回族的剪纸在这里同台亮相;在学校里,以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文化体验、一次艺术作品创作等“五个一”活动的开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在各族学生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依托“石榴红”阵地举办“我们的节日”“邻里节”“民族记忆图片展”“电影巡映周”等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今年以来,举办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50余场,吸引各族群众15000余人次参加,以文化浸润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潮城海宁绚丽绽放。

三是注入“经济嵌入”新动能,铺就“共同富裕”幸福路。以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为目标,海宁市以“山海协作”升级版为抓手,通过统筹统战资源,联合部门、乡镇、企业、学校等开展黑水县农产品消费帮扶、雪山矿泉水外销、“爱心爸妈”关心基金、“花海心灵阅读空间”志愿服务、“爱心共富店铺”等项目,持续拓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交流渠道和对口支援模式,深化两地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助力民族地区共享“共富果实”,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海宁市牵线搭桥下,海宁仲乐村在武义民族乡村试种越冬菜,盘活武义冬闲田,在武义新宅镇、坦洪乡完成700余亩榨菜、萝卜等作物的“飞地菜园”栽种,同时依托海宁市场优势和社区团购平台,累计助销大米、茶叶、莲子等武义特色农产品约170万元,让民族乡村的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