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培育海山石榴红品牌 构造海岛民族团结进步风景线

发布时间:2024-09-09 15: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舟山市定海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战略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打造“海山增辉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培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红蕴海山”精品示范带,以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旨的“红育共富”精品示范带,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海岛实际、具有定海特色的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之路。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将民族工作纳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群众工作范畴、社会治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常态化召开常委会研究民族工作,每年召开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及时了解掌握全区民族工作动态,科学研判民族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将民族工作经费列入区本级财政预算,由区委书记亲自挂帅,2023年投入2600余万元、征地80余亩,专门打造56民族同心园、干览石榴红主题公园等民族工作阵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序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和政绩考核,纳入到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以及宣传思想工作规划中,纳入区委《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2次,相关集中培训研讨3 次。完善基层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民族事务网格化管理清单,全面构建三级工作队伍,分解细化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建立条块结合、综合督查、跟踪督办机制。

二是强化文化共识。实施“红色资源赋能”行动,系统串联鸦片战争纪念馆、去台老兵纪念馆、心忆空间共富工坊等21个点位,打造以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的“红蕴海山”示范带,现已成为宣传展示全区民族团结工作实践经验的重要窗口。绘制“石榴红研学+”路线,常态化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童心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各族学生军事夏令营、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大金竹民族学校赴舟山研学等活动,将民族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环节,厚植民族团结土壤。

三是丰富民族阵地。实施石榴红阵地提质升级工程,培育“红蕴海山”“红育共富”2条民族团结进步精品示范带,规划“海山石榴研学之旅”,打造乡村艺术馆、56同心园、石榴红主题公园等阵地集群,将民族文化元素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搭建同心弓箭馆、嵌入式民族服饰体验区等服务场景,开展第一届“一箭同心”杯全国传统无瞄弓乡射大赛,丰富民族团结交流多元化载体。今年以来,该阵地集群开展各类文化宣传、艺术创作、教育实践等民族交流活动近20场次,接待交流70余批次近万人次。今年新增塔山军嫂微光空间、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朱缀绒先进事迹陈列馆等5个阵地。东管庙社区、檀枫小学、三毛文化村、天福禅寺等8处场所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鸦片战争纪念馆、缪燧纪念馆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四是深化协作共富。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以企村结对、社村结对等方式,帮助改善四川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支医、支教、支农等多方面支持,推动共同富裕。探索“艺术+文化+产业”发展路线,培育以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旨的“红育共富”示范带,推进56民族同心园、南洞艺谷、乡村艺术馆、干览石榴红主题公园等阵地建设,组织辖区各族群众开展漆画、掐丝珐琅、布艺等技艺培训,增加民族射箭、禅林露营等项目,带动周边配套业态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根据对口扶贫地区实际需求,促成檀枫小学与四川宣汉地区小学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组织学生认领微心愿、优秀教师开设空中课堂、邀请宣汉地区教师到定海学习交流等方式,有力改善教育水平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