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育活龙泉山区畲乡“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4-09-05 10: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龙泉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为主抓手,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形成以粮食、茶叶、养殖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发展了一批示范性强、效益明显的基地农场,将绿色资源变成“绿色经济”,走出了一条彰显“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民族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一、一片茶叶富了一方群众

站在罗墩村的山顶,放眼望去,青葱翠绿的茶树“爬”满了山头。背起小篓、踩着田垄,茶农们行走穿梭于茶树之间,采摘下的片片茶叶经过多重揉捻烘闷工序后,制成了清香满鼻的龙泉茶。近年来,在龙泉市民宗部门的支持下,罗墩村抢抓政策机遇、用活民族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改造老茶园、规范建茶厂等方式,建成省级生态茶园、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厂,做大做强茶产业。

“2009年,茶山有了第一笔效益,每亩纯利润有1500元。”青创客钟桂根就是罗墩村的种茶大户,30岁出头的他把20余亩荒山开垦成茶山,开始了种茶奔富。尝到种茶甜头的钟桂根不断扩大种茶面积,忙着带动村民们一同埋头苦干。“每年4月前后是采茶最忙的时节,忙的时候要请100多人,采茶手艺好的一天能挣300多元,最低也有100多元。”钟桂根富起来了,一大批乡邻在家门口也实现了增收。10余年间,他的种茶规模从原先20余亩扩大到240余亩。随着种茶规模扩大,钟桂根的茶生意越做越大,2015年创办了家庭农场,生产加工后的茶叶远销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年利润40多万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茶商。  

产业扩大了、名声打响了,如何加强茶叶品质,扩大茶叶销路成了茶农面临的新难题。为此,竹垟乡政府大力鼓励茶农建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自己种植+承包经营”模式不断扩大种茶规模。积极谋划开发茶点、茶面、茶膳等茶饮食文化,鼓励村民把茶文化融入到“乡村美食”中,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同时,发挥八都等基层商会的渠道平台优势,与福建省日丰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线上+线下”帮助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助力家乡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如今,这些“绿叶子”亩均产值突破万元,不仅成为罗墩村村民增收的“金叶子”,还带动周边村庄300多名村民就业,促进年增收160余万元。

二、一个基地盘活生态资源。

龙泉市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精准建好“特色资源+项目”的返乡创业库,在引导、支持乡贤参与民族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推动项目回乡、资金回流。截至目前,完善细化20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全链条式扶持措施,提供发展线索198人次。2016年,在市委统战部、竹垟乡政府的牵线搭桥之下,在外乡贤兰胜春看准了盖竹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毅然返乡建起了2000余平方米的湖羊基地,成立了龙泉市畲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基地里羊舍、饲料管理房、羊粪收集处理池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种植了300余亩红薯,红薯藤及红薯废渣都是上好的饲料。一地两收,关键羊肉品质也提升不少,卖出了“生态价”。经过多年发展,畲源公司已经成为一家集红薯等种植、湖羊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户,种植基地500多亩,湖羊500多头,加工场地2000余平方米,辐射周边两个乡镇的6个村100多户农户,农户人均每年增收万余元。

三、一片田地种出致富稻谷。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金田村,是龙泉市19个民族村之一,村如其名,金灿灿的稻田,预示着一年金色丰收季就在眼前,述说着这里的民族共富故事。近年来,龙泉市大力推进土地“非粮化”整治,给粮食生产腾出了“新天地”。金田村现有高效农田示范区600亩,发展规模种粮大户3家。微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业生产机器,在村民中间的利用率极高,成为全省生态农业“机器换人”的典型案例。

在义农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育秧基地里,成熟的水稻散发出阵阵稻香。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稻谷,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肤色黝黑的壮汉正踏田查看水稻收割,俨然一副种田“老把式”的模样。这位憨厚敦实的少数民族创业青年名叫钟刘磊,带头成立义农水稻专业合作社已有10个年头,是村里响当当的种田达人。为了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民族乡村“新农人”队伍,龙泉市民宗局积极搭建平台,通过电商主题培训、共富项目“pk”、直播比赛等活动,引导更多的民族群众“触网”创业就业,为民族乡村农特产品打开销路、塑造品牌,为民族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智力和人才支撑。越来越多像钟刘磊这样的少数民族创业青年,将汗水挥洒在秋收的农田上,用新技术端起了自己的“饭碗”,更将青春书写在民族乡村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