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发挥“三个优势” 推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4-08-26 15: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金华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助力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以充分发挥地理区位、特色品牌和优秀传统文化等三个方面为抓手,聚焦打造一批共富精品带,做大做强民族特色产业,不断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建设新路径,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金华民族力量。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同心共富”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和金委发〔2022〕21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聚焦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充分结合2个民族乡镇、40个民族村区位优势与统战资源优势,开展助力民族乡村振兴“同心共富·百村结对”和“同心·聚力”结对行动,组织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有关统战团体共20家单位“一对一”结对金华市20个人口相对较多的民族村,通过产业提升、项目帮扶等举措,助推民族村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升民族村“菜单式”帮扶项目,谋划支持农户从事种养殖等帮扶项目,建立项目收益分配机制,扩大民族村农户直接受益面。武义县荷丰村、大路山村、西畈村等8个村开发荷丰村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周处村高端水果基地、山哈星空部落露营基地及配套工程等9个项目,直接带动2601户、6449人增收。

二是发挥品牌优势,壮大民族特色产业。在已形成品牌效应的产业项目基础上,继续大力培育民族特色产业。在婺城区着力打造一条以燕语湖为中心,集汪家村、车坞村、杨垅村等范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风情线;拓宽水亭畲族乡迭代升级“南果北药”“畲乡药镇”产业经济示范带内容,深化实施水亭畲族乡“全流域一二三产提升发展”项目,推进省级“水亭万亩‘共富田’产业示范带”培育工作,大力推进千亩低效林提效、万亩级优质粮油示范区等5个共富项目;武义县连片打造“百里廊道”经济示范带,成立以更香茶叶、骆驼九龙等为龙头的民族乡村振兴合作基地,创出民族乡村振兴新路子。兰溪市水亭千张和畲有文正大白鹅、武义县“浙星畲茶”和“山客”等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兰溪市水亭银月水晶柚和范院坞“三红一白”、武义县桃溪镇“胜景”等品牌知晓度不断扩大。水亭“柚香畲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省发改委验收列入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三是发挥文化优势,塑造特色文化品牌。整合金华地区民族特色文化,赋能文旅产业腾飞。做强民族风情游、乡村研学游、精品民宿游等文旅产业,使旅游成为助力民族乡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引擎。武义县升级“百里廊道”文旅共富精品带,编制《武义县民族乡村振兴百里廊道示范带规划》,通过整合民族风情、民族旅游、民族艺术等文旅资源,激发文旅市场全新活力,打造有特色、有服务、有规模的区域旅游新格局。打好乡村民宿牌,培育武义县清枫谷、梁家山等一批精品民宿,金华现有知名度较高的“好畲居”民宿30余家,其中兰溪市高元张村的“浅塘雅舍”为浙江省白金级民宿。原柳城荷叶山头民族村,以整村搬迁后腾出土地300亩建造古宅、农创及景区配套设施,建成休闲、度假、会议于一体的高端民族风情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