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30 08: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近年来,景宁县结合特色风情和生态优势,景宁进一步探索民族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把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拓宽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跑道。
一是茶果飘香,撬动“甜蜜致富”新杠杆。习近平同志到丽水调研时叮嘱丽水“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景宁人民充分开发“海拔经济”的潜力,依托“景宁600+X”母子品牌运作方式,打造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其中,惠明茶产业成为了景宁致富的“金叶子”,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中心,以龙头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景宁进一步提高了惠明茶品质公信力和品牌附加值;而以发展水果产业为主的桃源村,全村1/4的农户从事水果种植,80%以上村民在县城买了房子,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富民美村。该县持续深化产业带动作用,制定发布景宁畲族自治县茶产业振兴行动专项激励等政策文件,致力让“果香”“茶香”带领各族群众创建美好生活。
二是风情点亮,实现“魅力畲寨”引客来。为提升民族乡村品牌形象,多年来景宁统筹推进美丽畲寨建设和生态搬迁工作,深入开展特色民居修缮,加快古廊桥、古村落活化利用,目前已创成国家级传统村落8个、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69个,民族村评为3A级景区村6个、2A级9个、A级15个;打造民族特色乡村示范带,围绕乡村农耕文化、人居环境、畲俗风情等资源,积极创建新乡村休闲项目,活化利用畲族歌舞、畲族彩带、畲医畲药等文化基因,抓好“美丽乡村·魅力畲寨”新农村建设,让景宁县新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经营总收入实现双“丰收”。
三是人才引领,凝聚“民族力量”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此,景宁不遗余力地利用生态和民族优势、营商环境、招商政策,向外界发出景宁好声音。一方面发挥在外景宁人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乡贤回归”“畲燕归巢计划”等,充分利用人脉、信息、资金等优势,拓展交流合作,吸引优势项目、优质企业落户景宁。如那云·天空之城项目,以反哺家乡的情怀,带来了家乡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民族乡村共富领军人物带头作用,支持“农创客”上山创业,如畲族姑娘雷晶,在周湖民族村经营的茶业基地年产值达100万左右,带着村民走上致富路,又如荣获“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的吴勇,通过打造雅景多肉文化,带动深垟民族村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发展壮大,让村居环境和村民生活越过越好。因势利导下,越来越多下山奔小康的山民,重又“上山”探索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