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4 08: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民族团结创建行动,打造具有镇海辨识度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构建齐抓共促“一盘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全力推进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坚持将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全区新提拔区管干部培训班、党外中层干部培训班、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等班次中,设置民族政策解读与工作实践等课程,培训2100多人次。建立“石榴红”家园、驿站、工作室、宣讲团、服务队阵地20余个。
二、培育互嵌共融“同心籽”。坚持服务交融并重,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开展扶弱济困、联络联谊、治安联防等公益活动30余场,服务困难群众1300余人次。2021年起,对口帮扶四川凉山金阳县,在产业、劳务、人才、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援助,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00万元。实施“蓝鹰工程”,协作培训高技能人才。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机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金阳县脱贫户、监测对象家庭的初三应届毕业生招生,组建“石化建安金阳班”,构建“2+1”学习机制,计划每年培养600至700名高技能人才。在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
三、展现民族工作“新活力”。开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宣传月”活动,在区内新闻媒体、大型广场等设置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2400多条,创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的文艺作品50余件,举办民族文化展演活动3场,宣传各族群众中的先进典型50名,其中王小现、王瑛荣登“中国好人榜”。在各族群众中开展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认同。举办澥浦冬至文化节民俗走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宁波帮文化节等招牌活动,全面展示镇海本土农民画、虎头鞋、剪纸、蛟川走书等特色民俗文化,其中镇海“澥浦船鼓”作为全省唯一非遗项目代表,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