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1 10: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嘉兴市南湖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化“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模式、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上积极创新,有力促进辖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凝心聚力绘就共融共富“同心圆”。
一、创新工作模式“强内力”
着力构建“党委领导、统战牵头、镇级统筹、部门协同、村企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将民族工作融于基层治理之中,镇、村、企业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建立组织机构保障制度、帮困工作制度、处理突发事件工作制度等,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街针对区域内流动的各族群众,建立网格化管理,开展子女就学、法律咨询、技能提升等各类精准化服务,不断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服务管理体系,切实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阵地建设“聚合力”
在民族团结进步阵地创建中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理念,力争零距离、接地气、面对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时代阵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文化遗址公园、红色教育基地等为主阵地,整合区域内民族阵地的优质资源,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红”主题公园,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内容,通过大型主题雕塑、多个景观小品、56个民族特色文化宣传展牌、一棵“同心”石榴树等内容展示,通俗直观地向各族群众宣传普及党的民族政策和知识,以“微阵地”促进“大团结”。
三、创新活动开展“激活力”
立足当前实际,结合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各民族的交流,并适应信息化新趋势,注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人文化、大众化和实体化,切实让各族群众共同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举办歌舞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中,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加深各民族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谊;以寒食节、乞巧节等寓意丰厚且鲜为人知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民族团结特色主题活动,助推各民族实现身份融合、文化融合、情感融合“三融合”,拉进各族群众的心理距离,实现情感认同,携手共建美丽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