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6 08:5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近年来,嵊州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浦口街道桃源社区探索创建互嵌融合示范社区,以党建引领、服务民生、文化安家、治理为民为抓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谱写同舟共济、携手相亲的民族团结“同心曲”。近日“非遗越剧 桃源绽放”——越剧专场演出暨桃源社区越剧社团成立仪式在嵊州市浦口街道桃源社区“浙里石榴红”广场举行,各民族各年龄段80余名越剧戏迷及居民代表参加活动。活动仪式上,越剧社团社员们以丰富各族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和传承与发展越剧文化为着力点,表演了《我家有个小九妹》等越剧名段,受到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拓展服务链,以社会互嵌打造共商共融的社区环境。
桃源社区成立于2019年7月,辖区内有比亚迪、亿田电器等众多公司,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一直以来,社区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社区总体发展规划,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为做好各民族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更好的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社区积极对接人力社保等部门组织开展“开年共富招聘会”系列活动,着力解决年初企业用工荒、居民就业难问题,同时向各用人单位、出租房主发出倡议书,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在辖区落实各项生活保障。为帮助外来家长子女课后无人照看等问题,社区主动开设“四点半课堂”,每天下午四点半安排社工为外来务工子女进行免费课后辅导,切实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为加强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宣传教育,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教育”专栏,定期推送党的民族工作政策、重大会议精神、重要新闻动态等内容,推动辖区各族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工作室,内设民族、越剧等相关元素,周边配备电子大屏、城市书房、直播间、儿童乐园、爱心小厨等设施,为社区内各族群众提供一个共居共学、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活动交流平台,帮助各族群众更好地适应居住环境,促进社区民族团结进步。
二、丰富文化链,以文化互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今年以来,桃源社区在市委统战部(民宗局)、浦口街道的指导下,坚持以文化发展引领民族团结,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文艺演出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让各民族文化在桃源社区融合互嵌。另一方面在各民族重大节日举行庆祝活动,开展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强化舞龙舞狮、民族舞蹈、传统武术等教学, 以体育编织民族团结纽带,增进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4月27日,桃源社区联合新华书店开展了“书香润万家 ”亲子阅读活动。多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读绘本《小燕子回来了》,共享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香之旅。
针对外来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员工较多的实际情况,社区积极引导大家知法、学法、守法、用法,不定期邀请派出所、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专业人士与员工面对面,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微信群、电子屏等载体,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方针,保障外来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充分发挥优秀少数民族群众示范引领作用,邀请其来社区开展宣讲、组织活动,发挥其多才多艺的特长,丰富社区居民社区生活,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优良传统。
三、健全治理链,以心理互嵌构建基层民族治理新局面。
为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统战民宗部门在桃源社区试点,定期邀请部分代表参与社区的各类会议,让他们从自身民族角度表达对社区治理、社区活动方面的意见与建议。3月26日,嵊州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在桃源社区召开全市民族工作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会,统战部(民宗局)有关负责人,市民促会、业委会及少数民族居民代表参加会议。会上,与会人员一同学习了党的民族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并就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及各民族融合过程中遇到的热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依托“党建引领”,社区凝聚马寅初小学、农商银行浦口支行等26家单位力量,成立“YUAN在桃源”石榴红志愿队,积极参与关爱本地留守儿童、结对贫困学生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外来各民族居民身为“新嵊州人”的主人翁意识,形成街道、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60余场。为强化基层民族工作治理,社区还推行“1+3+N”的治理模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紧紧围绕“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积极引导有号召力、协调力和服务意识的各族群众参与民情分析、矛盾调解和定期会商,通过自我参与,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