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以文化润教汇聚人心 扎实推进佛教中国化“永康实践”

发布时间:2024-03-21 08:5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永康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151”指标体系为规范,引导佛教场所践行“人间佛教”思想,扎根本土文化深厚土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佛教交融浸润,引导信众正信正行,在坚定佛教中国化方向上持续走深走实。

一、在搭建平台中强化佛教中国化的政治认同。为找准优秀传统文化进场所切入点和契合点,通过结合永康各寺院客观实际,用好方立天佛教中国化方面研究成果,有效整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的学界力量,打出理论研究和硬件优化组合拳。与中国计量大学宗教中国化研究院签订“永康市宗教中国化及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校地合作”共建协议,就开展永康宗教中国化及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全面合作,打造永康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展示窗口。承办方立天与佛教中国化研究暨纪念方立天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佛教界代表人士围绕“方立天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研究、方立天先生的治学方法、方立天先生与佛教中国化研究”等课题深入研究、交流探讨,在“如何看”“如何办”等方面达成共识。重视激发宗教内生动力,积极在各寺院内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上墙、宣传资料上手、专家学者上课“三上活动”,做到可学、可看、可听,潜移默化推动优秀文化浸润人心。

二、在文化融合中筑牢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中国计量大学在永康成立了中国计量大学宗教中国化研究院实践基地(南都禅寺),力促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发展,形成一批深化佛教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成立全市首个佛教中国化讲经解经实践基地,将优秀文化融入宗教中国化讲经解经工作内容,先后开展优秀文化主题讲经交流20余场,受众3000余人次。以各寺院的书院、图书馆、讲堂、纪念馆为载体,举办专题学习会、讲座、寄语赠书和胡公文化、方立天学术成果展等活动,充分汲取本土优秀文化养分,并将其与佛法修行有机融合,树立正信正行。积极做好佛教教职人员和信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后半篇文章,组织赴永康方岩、浦江郑义门等地接受孝义文化教育,推出“之江问道·胡公精神我来传”主题讲演活动、陈亮文化学习会等,推动优秀文化真正入心入脑,助力我国宗教中国化工作取得实效。

三、在服务社会中履行佛教中国化的社会责任。引导寺院积极发挥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积极力量。开展“慰问环卫工人”“资助困难学生群众”“孝亲暖心”“庆腊八献爱心”等公益慈善活动,累计为100余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善款120余万元;开展扶贫助老慰问公益活动,捐赠物资和慰问金,惠及近万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优秀文化,向信众传递了“以文养智、文化润心”的思想,树立了佛教界大爱善行的良好形象。通过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寺院理念相契合,与讲经讲道相融合,真正做到讲经说法、传经践法与时代同步、与我国宗教中国化同频,向众人传达了“利乐有情”的理念,在坚定佛教中国化方向,发挥佛教正能量,引导信众爱国爱教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