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1 19: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近年来,江山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持续深化“重引领、铸品牌、提效能、保稳定”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通过“三个转变”,助推全市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以党建引领定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党校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8期,深化循迹溯源,强化一体领悟,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民族团结进步中当先锋、作表率。以品牌培育强基,发挥社区、企业、学校、景区等资源优势,全域推进“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培育,全市已有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5家,创建石榴红家园、共富基地等阵地22处。以产业融合赋能,以江山市江村民族村为核心村,组建1+5民族共富联盟,按照“一村一品”建成生姜基地204亩、油茶基地577亩。举办“三月三”民族风情文化节、非遗集市等特色活动,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江村族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
二是夯实宗教基层基础由“点上花”向“面上果”转变。思政引领明方向,以江山统战“之江同心·红联”思政品牌为牵引,实施宗教界人士全面成长工程,打造“之江问道·西山论佛”等宗教中国化品牌,组织开展宗教界红色教育“五百行动”35场次,受众3000多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教纵深发展。示范创建促提升,以创建宗教中国化场所为抓手,稳步推进宗教活动(民间信仰)场所减量提质工作,重点实施太阳山寺、东岳宫、洪岗寺改造提升项目,共创建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3处、平安宗教活动场所5处、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处。治理融合提效能,把基层宗教事务纳入基层治理平台,并与浙里民宗快响贯通使用,实现数据预警、流转交办、闭环处置,共累计发起多跨协同事件151件,办结率达100%。
三是强化风险隐患管控由“守底线”向“长稳定”转变。加强阵地管理,宗教活动场所“五进”(国旗国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安创建)全面覆盖,做好《宪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正信正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抓好常态管控,坚持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紧盯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关键节点,市乡村三级联动开展督查检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切实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实践载体,着力打造“3+4”实践创新基地和平台,即:创建宗教中国化场所、法治宣传教基地、平安宗教活动场所三类基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主题公园、教育基地、示范带四类平台,凝聚力量形成合力,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