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三堂课”推动宗教界红色教育“五百行动”落实落细

发布时间:2024-12-30 10: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江山市委统战部(民宗局)深入贯彻全国、省、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广泛开展宗教界红色教育“五百行动”,统筹运用学习、体验、提升“三堂课”,引导宗教界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探索可观可感、有形有貌的宗教中国化江山实践。

一、打造可观可感的“学习课堂”。一是制订学习计划。坚持建章立制,市民宗局统筹部署,将宗教界红色教育“五百行动”纳入各宗教团体年度重点工作,指导宗教团体制订年度政治理论学习和讲经讲道交流计划,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从严治教”主题,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时代进步的阐释。  二是突出学习重点。强化思政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领会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赴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开展红色主题教育8场次,指导各宗教团体开展“之江问道·西山论禅”宗教中国化讲经讲道交流会20余场次,受众2000余人。三是坚持以学促干。坚持学以致用,以“五史”“三爱”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将“五百行动”与宗教中国化场所创建工作紧密融合,指导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根据年度计划,开展讲经讲道活动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并在掌上宗教APP上报动态,形成良性循环,在以学促干上取得新成效。

二、打造有形有貌的“体验课堂”。一是传承红色精神。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观影活动,各宗教团体组织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观看《长津湖》《上甘岭》等红色电影,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激发宗教界人士的爱党爱国热情,引导宗教界人士积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二是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用活新四军军部旧址、红岩顶革命根据地、中共石门区委仙居寺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沉浸式体验8场次,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会、读书会12场次,不断增进宗教界人士“五个认同”,赓续红色血脉。三是加强文化浸润。深挖宗教崇德向善、热心公益的价值追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体验活动,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宗教中国化书画展、红歌展演系列活动,组织宗教义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15场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持续发挥宗教界服务大众、回馈社会的助力。

三、打造互观互学的“提升课堂”。一是搭建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及时向宗教界人士推送最新宗教政策法规、时事新闻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营造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良好氛围,让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提升,坚定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近年来累计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20余场次。二是提升队伍素质。注重宗教界人才教育培训,探索实施民族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143”培育工程,举办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双通”研修班、“之江问道·西山论禅”讲经讲道活动,推荐1名青年代表到宗教院校进修,不断提升教职人员讲经解经水平和能力素养。三是强化阵地建设。聚焦“落实标准、互观互学、全面提升 ”目标,指导洪岗寺、东岳宫开展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建设工作,打造集宗教中国化展示馆、多功能室、宣传橱窗等设施于一体的特色宣传阵地,健全安全、财务、消防等各项制度,持续增强宗教中国化场所辐射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