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游县围绕着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窗口,重点聚焦“民族故事、民族阵地、民族项目”三大民族元素,坚持“共建、共富、共享”理念,全面深化民族工作机制、提升品牌建设成效,形成“畲味”浓厚的民族工作体系,带动全县“1个民族乡、24个民族村”共同繁荣发展,有力擦亮民族团结“石榴红”底色。
一是强化引领,民族故事常态化唱响。坚持用共同理想信念铸魂,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贯穿干部教育、儿童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树好红色理论旗帜,借助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力量,建立民族展厅、民族村、民族学校“三巡讲”机制,讲好民族团结新故事。强化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挖掘出回族小伙高成龙、满族省党代会代表姜艳红等少数民族先进典型,以微信宣传稿件、有礼推介视频、线下特色宣讲等方式点亮民族先锋形象,放大民族团结之声。
二是用活载体,民族阵地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民族“六进”工作,分类分层在学校、村社、企业等地建设各具特色的民族阵地,以传统墙绘、民族人物模型、畲舞畲会为载体,打造沐尘山哈会客厅、浦山民族大团结展厅、“浙里石榴红”北辰小学驿站等特色民族活动阵地,今年以来开展老街文化体验、民俗亲子研学、文创畲品展销等各类活动80余次。搭建“畲民议事”平台,着力推进浦山村“民族民主小屋”、沐尘乡“樟树议事会”等阵地形式创新。
三是优化融合,民族项目多元化打造。打通畲乡文化、乡土气息、农业产业跨界融合通道。做好民族村落“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三篇文章,植入“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打造“四季锄禾”“一盒故乡”等多品类共富品牌,带动增销乌米饭、竹筒酒、畲族刺绣等畲家农产品200余万元。加速民族文旅项目融入县域旅游大格局,构筑形成以沐尘畲族乡、浦山村、茶场新村等15个民族村为核心的畲韵风光带,将民族共富项目有力转化为村民致富力量,2024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民族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