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14: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苔藓产业是丽水市莲都区拓展品质农业产业新蓝海的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深挖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深化苔藓产业党建联建,打造赤坑民族村榧藓共生“石榴红”共富基地,逐渐发展形成集种植、研发、销售、文创、研学等环节于一体的“苔藓+”全产业链。在11月举办的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丽水莲竹公司带来的苔藓微景观产品成为了“民族风物馆”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一、“四大”运行机制打造“三链合一”
一是动态督导机制。按照“常态一周一议、要事一事一商”原则,坚持“列表作战”,围绕基本情况、项目进展、问题短板、发展需求梳理“四张清单”,开展联席会议41次,现场督导近30次,推动解决问题80个。
二是抱团发展机制。深入实施“片区组团、联建示范”行动,推动产业发展反哺强村富民;签订农旅融合合作框架协议,在丽水绿谷信息产业园建设农产品销售中心,打造研学旅游线路10条,布局线上销售点2个,线下销售网点6个,推动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份以及多个海外市场。
三是人员联动机制。实行苔藓产业链“双包联”机制,推动48名乡镇干部和下派“第一书记”包联1个“三链”业务项目、负责1个包联村苔藓产业发展项目、领办1项深化“三链”产业发展问题;成立“畲心连”党员志愿服务队、“石榴红”志愿服务队、共富工坊“红色管家”队伍,动态组织开展苔藓种植、应急救援、乡村发展等培训。
四是聚智创新机制。联动华大基因、丽水职业技术学等智力资源,创新构建“林下+苔藓”“农下+苔藓”等立体化集约式种植模式,亩均管理收益达8000元;借助联建平台推动科创阵地提档升级,新建科研基础阵地5个;加强产业链人才支撑,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申报认定绿谷精英创新人才1名,夯实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二、“小苔藓”成就“大产业”
一是联通了多方资源。累计套种土地发展苔藓种植650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4万元,直接带动2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人均增收近1.5万元;聚力统合各级资金资源,投资7765万元建设苔藓产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预计带动周边居民年增收500万元以上;打造“苔藓+”文旅项目,每年引流新增游客约20万人次,预计带动文旅产业和农特产品增收达5000万元。
二是发展了特色品牌。苔藓产业链建设以来,吸引了安徽黄山、宁波江北等兄弟县市调研考察团多次来交流学习。2024年,老竹畲族镇被列为宁波—丽水机关党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培育对象,获得全市首批“红绿金”融合发展项目最高等次奖励资金,入选浙江省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并获得3000万元奖励资金,系莲都区首次入选该类项目。11月,苔藓共富工坊盆景产品和苔藓景观亮相浙江省农博会“民族风物馆”。
三是推动了队伍建设。建立“苔藓产业技能学堂”,常态化邀请兴村(治社)名师、党员“新农人”等专技人才开设苔藓管养、文创产品制作等技能实训课程11场次,推动80余名乡村干部掌握专项技能;依托共富工坊聚合本土民宿、古玩等领域从业人员和富余劳动力,成立苔藓艺术工作室,选树苔藓微景观乡土艺术家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