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民宗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助力中心工作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4-01-23 15: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瑞安市民宗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和各项具体安排,坚决扛起民族宗教领域凝心聚力三个“一号工程”和平安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光荣使命,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等中心工作,推动民宗工作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努力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贡献更多民宗力量。

一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之江同心·石榴红”阵地15处,泉山婆婆报书馆成功入选全省“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高楼镇民族村泉山婆婆报书馆和塘下赵宅警务室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室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瑞安市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获评温州市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培育单位。推进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精品创作,打造固定宣传阵地、主题广场和公园8处,推出原创宣传片《同心同行共筑梦》。原创温州鼓词《带货姑娘》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群众曲艺大赛金奖、温州市“党的二十大精神”艺术党课一等奖。

二是助力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建设。规范加强各级民族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落实温州市委市政府对民族乡村帮扶支持政策,完成高楼镇驮庵村民居外立面改造项目建设。支持民族村做好“文化+”“旅游+”“农业+”产业融合文章,建成好畲品展示展销中心,培育“五畲”品牌“走出畲村的雷阿蛋”,先后在浙江省第二届“好畲艺”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展演和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亮相,获评2023“瑞安有礼”十大旅游商品之一。大力实施民族乡村同心共富工程,指导温州森活本味农业有限公司与高楼镇民族村合作成立蕾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森活本味共富基地,森活本味“共富工坊”入选全国2023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和浙江省第二批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直播团队获得共青团中央“青耘中国”乡村振兴青年榜样公益主播称号。

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工作,打造塘下赵宅警务室民族团结工作室,推出“石榴籽”民族团结警务模式群防群治品牌,吸收各民族代表为警务助理,通过发动“乡音乡耳”隐患排查、营造“乡音乡亲”共治氛围、开展“乡音乡情”矛盾调解等有效手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十余起,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工作室获评2023年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团结交融行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团结联谊等活动。

四是夯实民宗工作基层基础。健全市镇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网络,调整市民族宗教(民间信仰)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全市23个乡镇(街道)民宗所建设全覆盖,建立64个统战(民宗)工作联络站和514个村级民宗事务管理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宗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格局。在亚运安保维稳期间,落实“市县两级日会商”“线上线下日巡查”等制度,累计出动民宗干部4769人次、检查场所4551处、发现并整改化解风险隐患163个,确保整体形势平稳有序。

五是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年成功创建省市级平安场所20处、省市级宗教中国化场所7处和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处。开展传统文化宣讲14场,宗教中国化走基层宣讲活动18场,培训宗教骨干人员621人。扎实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十百千万”普法工程,推进普法工作“六个一”活动,举办“法律法规讲座进宗教场所”活动485场。教育引导宗教团体和场所教职人员,依法依规使用互联网开展宗教事务,着力加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举办全市宗教领域安全互助联盟推进会暨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大力推广安互联模式,推动宗教活动场所互查整改。开展大平安“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行动、“除险保安”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落实燃气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指导场所牢牢守住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