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衢江区奋力打造民族乡村同心共富——百草园

发布时间:2023-09-28 21: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建平台、兴产业、促共富,以益年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聚焦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湖南镇“百草园”同心共富工坊,让更多村民在“园”中有活干、有钱赚,努力实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民族乡村谋共富双向共赢。 

一、“林下掘金”,党建引领共富先行 

一是优质环境孕育共富种子。湖南镇破石民族村地处乌溪江流域,拥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独特优势,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衢江区益年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林下无纺布袋仿生栽培白芨、黄精、三叶青、金线莲等名贵中药材,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一幅崭新的富民增收画卷在乌溪江畔徐徐展开。二是党建引领培育共富土壤。为进一步激发政企合作新动能,湖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实行“林下共富”党建联建,形成“镇、村、企、校”四方联动共富模式,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以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关系持续推动林下经济提质扩面。三是模式创新壮大共富根基。目前,工坊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种苗、管理、培训、技术、采收、销售”的订单模式,开展全程追溯质量管控体系种植。以基地为中心,带动全区家庭农场6个,辐射全区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参与中药材种植农户70余人,在基地长期就业生产农户30余人,每人每年增收1.8万元。

二、“链上创新”,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一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有效促进中药材产业良性循环,工坊充分发挥“林下共富”党建联建机制作用,持续加强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浙工大药学院等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与开发,成功研发上市白芨本草古皂、代代花精油、藏红花、三叶青冻干粉、黄精陈皮茶等延伸产品,做优中药材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升级流程制造。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工坊目前正在积极建设衢江区中药材综合服务中心,未来将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行模式,实现中药材种苗繁育、种植技术培训推广、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的高度集成、高效协作,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30个,年总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三是培育技术人才。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工坊格外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通过导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工坊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为中药材培育、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提供科技人才有力支撑。工坊先后培养大学生 5 名,培养技术型农户20余人,科技培训总人数超1000人次,让群众拥有“一技之长”,牢牢握住致富的“金钥匙”。

三、“园中寻乐”,农旅融合增强活力

一是创新延伸产业。近年来,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中药材特色产业,工坊走出一条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创新推出中医药科普教育、中医药养生、二十四节气农事体验、森林康养、休闲民宿等特色项目,聚人气、激活力,持续点燃共富新引擎。二是举办多彩活动。工坊创新开展研学活动,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来‘百草园’体验农事、普及中药材知识,寓教于乐。每逢节假日,“药园”便成了“乐园”,充满了欢声笑语。2022年以来,“百草园”共富工坊已开展中药材科普教育、中医药养生等研学活动30余场。三是完善设施布局。随着“百草园”共富工坊的建设推进,为进一步优化环境功能、提升游客承载力,园区获批 3.58 亩建设用地。目前,道路、桥梁已修建拓宽,停车场、游步道、生态河道、芳香植物园等正加快建设中。“百草园”共富工坊的设施布局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