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民宗局指导普陀山佛协打造佛教中国化“四大高地”

发布时间:2023-07-21 17: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舟山市民宗局指导普陀山佛协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持续深化僧团、僧才、寺院、学术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争做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典范。

一是高标准打造僧团建设新高地。指导普陀山佛协秉持以戒为师,强化“一个法人、二级管理、统分结合”的组织架构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规范运作”的管理机制,完善《普陀山佛教协会教风监督暂行规定》,成立教风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期巡查和抽查暗访的方式,确保全山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巡查近80次,覆盖全山所有寺院。

二是高层次打造僧才培养新高地。以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为基地,坚持以“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与华东师范大学、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成立禅宗、戒律等教研组,建成由基础学科群、应用学科群、特色学科群组成的重点学科群,涵盖研究生、本科、预科等三个层次,培养研究生、本科生400余人,部分学僧已在全国各地寺院承担重要岗位。

三是高质量打造寺院建设新高地。指导普陀山佛协与中国人民大学制定《中国化寺院建设与管理规范》,提出中国化寺院建设的基本要求、场所建设、佛事法务、弘法宣传等内容,利用“观音传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基因解码、用码,配合文化部门打造佛茶体验馆、书画拓片馆、普陀山文化文创基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四是高水平打造学术研讨新高地。加强与西北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合作,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成立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定期编纂出版《普陀学刊》《普陀山佛学丛书》等系列学术类期刊,推进佛教经典典籍整理和国内外佛学文化研究,累计出版各类专著、文献刊物90种441册。成功创设“普陀潮音”品牌,连续三年举办“普陀潮音——观音信仰的中国化”论坛,推进观音信仰中国化,形成论文集三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