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浙江| 阅读辅助 | 进入关怀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家园 > 民族动态

视力保护色:
仙居县探索“石榴红共富工坊”建设,奋力打造各民族共同富裕山区样板

来源:省民宗委 日期:2023-05-19 浏览: 字体:[ ]

近年来,仙居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之江同心·石榴红”为主题,率先开展“石榴红共富工坊”建设,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综合赋能各族群众近距离、新模式、多渠道就业增收,奋力打造各民族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建成“石榴红共富工坊”9家,年总产值超3000余万元。

一、聚势蓄能,构建民族共富“框架图”。一是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培育列为重点工作,高规格召开县民族宗教工作协调小组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石榴红共富工坊”工作,构建层级传导压力、上下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将“石榴红共富工坊”建设列入县对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是高标引领。由县级层面出台《关于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动工坊标准化建设、高效化利用、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落实工坊日常管理、工资协商、质量把控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确保“石榴红共富工坊”安全健康运行。三是高点定位。多维度全方位推进“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培育,把“五个一”活动广泛嵌入各类“石榴红共富工坊”之中,努力打造成红色家园、共富家园、共享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建坊赋能,打造民族共富“主阵地”。一是做好资源盘活文章。对辖区内留守劳动力状况、闲置固定资产等进行排摸,排摸出集体用房5处,留守劳动力530余人。聚焦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需求,确定工坊建设的数量、区块、规模等,实现农户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二是做精项目引进文章。精准引进项目,有效带动各族群众稳就业、促增收。该县上吕村引进90后新乡贤王红梅建立首家“石榴红共富工坊”。举办共富工坊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班暨业务对接洽谈会,签订意向合作订单3100万元。引进省市项目资金50余万元,建成1家全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的“石榴红共富茶坊”。三是做优技能培训文章。开展手作、缝纫、编织等各类技能培训11场次、惠及人员340余人,为“石榴红共富工坊”提供人力基础。

三、提质增能,激活民族共富“新引擎”。一是奏响“山海协作”共富曲。仙居、三门两地打造民族版“山海协作”升级版,在农业合作、旅游提质、产业互补等领域开展对口协作。二是擦亮“特色品牌”金名片。推动“岭上畲乡·民族共富茶”进入仙居县区域公用品牌“神仙大农”,借助品牌的力量推动茶叶产业蓬勃发展。举办台州市首届“沿边百村”乡村旅游大会暨仙居岭上畲乡“灵江源杯”斗茶大赛,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土特产年均销售达400多万元。三是打造“同心帮富”新路径。汇聚统一战线资源优势,打造统一战线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实践样本。县委统战部联合团县委、台创园建立之江同心.石榴红创业孵化园,为各族群众创新创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第一批引进孵化民族共富项目10个。县留联会认购签约“石榴籽巾帼共富项目”,认购金额达38万元。



(编辑: 仙居县民宗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