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四项举措”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3-12-06 14: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江山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共谱民族团结“交融曲”。坚持高站位认识、把握民族工作主线,把民族政策法规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专题学习计划,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委党校培训班、周一夜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开展学习研究、部署落实民族政策法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市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与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

二是培育民族团结“大阵地”。深入挖掘江山民族文化底蕴,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共有精神家园文化阵地。紧扣主题、丰富载体、铆足干劲抓创建工作,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县一馆一园一地一带”工程,打造市档案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和须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新建石榴红家园、共富基地等12处,创建衢州市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有礼岗位等6处,开设“礼韵耕读”铸共意识研学线路,进一步推动“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矩阵化、层级化,进一步提升了各族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是打好宣传教育“组合拳”。深入挖掘各民族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从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扎实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宣传教育工作,累计培训党政领导干部12期1800余人(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16场(次),制作宣传标语300余条,推送民族团结信息3万多条。广泛开展“有礼石榴红·童心迎亚运”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乌什—江山青少年互赠书信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四是擘画民族共富“新蓝图”。深入挖掘民族地区人才和旅游资源,会同人社部门在四川、湖南、江西等民族地区举办招聘会4场,精准匹配“岗位供给清单”和“就业需求清单”,达成招工意向140余人。个性化定制对口支援地区四川省北川市旅游线路,举办首届民族风情文化节,签订旅游合作协议、精品民宿开发协议等。发挥民族共富联盟优势,投资约1500万元实施“江山市民族共富联盟食用菌产业综合体”项目,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