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1 09: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仙居县安岭乡地处台州最西部,与温州、丽水交界,为仙居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其中该乡上吕村有台州市“岭上畲乡”之称,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民族发展工作相对滞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该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位谋划,精准施策,凝聚各级统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民族齐富,推动全乡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同心共“议”,聚焦规划强统筹。把民族乡村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凝聚统战力量,高起点谋划“岭上畲乡”发展思路,以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机制推进民族工作。一是强化调查研究。在县委统战部的支持下,组织乡村干部先后赴丽水景宁、桐庐莪山、三门涛头等地考察学习,拓展发展视野,学习借鉴各地做法。二是强化规划引领。通过乡贤牵线搭桥,邀请上海理工大学等设计团队对“岭上畲乡”村庄发展进行全面设计规划,打造“岭上畲乡”文化IP,推出“山海畲家”农特产品等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三是强化上下联动。制定“岭上畲乡”民族共富三年实施方案,并通过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实施建设促富、产业育富、结对帮富、文化润富、党建领富五大工程,明确了16个建设项目,以清单化形式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全乡民族发展工作。
二、同心共“美”,聚焦生态优环境。发挥各统战力量,向上争取各级资金项目,推进“岭上畲乡”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节点打造、激活美丽经济。一是打好“底子”。推进常态化人居环境、垃圾分类等工作,加强空闲土地规整利用,腾出发展空间。二是扮靓“面子”。通过乡贤力量,争取到“一事一议”、立面改造等项目资金,成功打造山海畲乡广场等节点6个。2023年5月台州市工商联主席企业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吕村签订《安岭乡上吕村美丽庭院建设项目》,为该村美丽庭院建设提供建设资金,助力美丽畲乡建设。三是做实“里子”。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各级乡贤志愿者走村入户向群众讲解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性,营造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同心共“赢”,聚焦共富育产业。借力市县两级统战力量,充分发挥统战人士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提高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一是强化技术保障。挖掘山区闲置山林资源,依托统战力量探索发展林下产业经济。如今年5月份,民盟台州市委会和民建台州市委会与上吕村签订了《林下产业项目帮扶战略合作协议》,并多次派出专家学者到实地考察项目,指导林下产业发展。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结合安岭产业基础和实际,提供资金赞助,推动茶叶产业和农家乐发展。2022年,民建台州市委会捐赠资金协助安岭乡建起第一家SC认证茶厂,并在安岭乡四联村建立民建促共富基地;2023年,台州市知新社团与安岭乡签订《“岭上畲乡”农特产品开发项目》,支持各民族群众开发农特产品及风味餐厅建设。三是强化项目保障。引进地瓜项目,挖掘新乡贤力量,在家乡投资建成台州市首家“石榴红”共富工坊,带动上吕村等周边各族群众月增收达3000多元。
四、同心共“铸”,聚焦团结促共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党建引领,开展各类学习及文化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一是建好一个阵地。 建成安岭乡民族文化展示馆,全面展示传统习俗、劳作以及各民族相融相交共同繁荣发展,打造教育教学基地。二是抓牢一批重点人员。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常态化开展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如,9月份,来自全乡50多名各族青少年在和合书吧参加活动。三是打造一场文化盛宴。促进语言的有效交流,成立安岭乡“小山童”合唱团,创作畲族+仙居山歌,展示文化魅力。相关节目在浙江省第九届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活动节中精彩展示。
通过凝聚各级统战力量,安岭乡民族工作进一步夯实,“岭上畲乡”乡村面貌得到有效改变,产业发展效益提高,群众收入大幅提升,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的面貌逐步呈现。安岭乡人民政府和安岭乡上吕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团结进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