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建立“石榴红”志愿服务队 播撒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

发布时间:2023-01-19 15: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城务工。近年来,庆元县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娘家人”;组织少数民族群众成立菇乡“石榴红”志愿服务队,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服务社会。志愿服务队队长由热心公益的新疆维吾尔族同胞乃斯尔丁担任,下设联络组、宣传组、义工组三个小组。服务队成立以来,广泛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定期走访少数民族群众,慰问困难户、残疾人以及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等,向各族群众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服务管理,当好“娘家人”。依托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立“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等“四微”服务机制,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就学、就医、就业培训、法律咨询等暖心服务。建立城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城市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建立志愿组织,搭建“联心桥”。县民宗局定期组织人员走访慰问乃斯尔丁等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经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乃斯尔丁饮水思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义工、慰问残疾人、结对困难学生等。为了更好引导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服务社会,今年以来,庆元县成立菇乡“石榴红”志愿服务队,由热心公益的乃斯尔丁担任队长,服务队下设联络组、宣传组、义工组三个小组,建立健全学习教育、联络联谊、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制度,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联络联谊和结对帮扶等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是广泛开展活动,争做“石榴籽”。按照重政治认同的原则,定期组织队员学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学党史、学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走红军路、清明祭扫烈士陵园等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如结对帮扶荷地镇困难户、到西演民族村慰问残疾人、到山根民族村慰问老年人、到疫情防控一线慰问工作人员等,向各族群众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营造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四是拓宽交流渠道,共绘“同心圆”。定期走访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引导各族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同时,志愿服务队还与县义工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推荐热心公益的少数民族群众加入义工协会、志愿者协会,鼓励协会会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与义工协会和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文明县城创建、香菇文化节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成效与反响

一是发挥作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发挥自身作用,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积极参与文明县城创建、扶贫帮困、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各族群众纷纷申请加入,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名队员,真正使志愿服务队成为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的娘家。

二是融入社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升就业创业技能,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同时,通过开展联络联谊和志愿服务活动,加深了队员与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增进了与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截至目前,已组织学习活动8期,举办联络联谊活动6期,化解矛盾纠纷5个,切实维护了全县民族领域的和谐稳定。

三是营造氛围,播撒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服务队成立以来,已举办志愿服务活动8期,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20多个,发放民族团结宣传资料1000多份,受到了全县人民的点赞,成为庆元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是暖心服务,诚心交友。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由于不熟悉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原因,在城市就业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要深入走访少数民族群众,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各种暖心服务,切实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二是搭建平台,联络联谊。少数民族群众来到城市中,由于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很少与城市居民交流。要搭建活动平台,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联谊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典型引领,发挥作用。要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各族群众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各民族群众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服务社会,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