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泰顺畲族群众致富的“领头雁”——记左溪村党支部书记蓝学许

发布时间:2022-12-26 16:4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越过数座山头,看见的是这个长在半山腰的村子,“青瓦土墙蓝腰带”式的畲族风情建筑映入眼帘。虽只是初春,扑面而来的果香把山间小路裹得暖洋洋、甜滋滋。这个村几乎家家种起了果子,户户开起了民宿,这就是司前的“明星村”—左溪村。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很多年轻人都想逃离的贫困村,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转变就是任村党支部书记15年的蓝学许带着村民在家致富的故事。

一、让自己强起来

在消息闭塞的年代,那时没有报纸、没有电视,靠着在路边捡到的一份褪了色的《农村信息报》,敢闯敢拼的蓝学许第一次在上面看到农村致富经。他于1999年,在村里成立首个生态农庄,开荒山种水果,养家禽办猪场,凭借过人胆气和毅力,农庄的收益是蒸蒸日上,也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万元户”,并无偿给村民传授技术、提供资金,带动163户村民成为养猪大户。喜欢“折腾”的蓝学许并没有安于现状,在2004年前往嘉兴引进葡萄新品种,发展观光休闲农业,2007年开了泰顺县第一家农家乐“山里人家”,一开张就迎来了开门红。农家乐每年可以从村民手中收购的农产品60多万元,解决2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同年蓝学许被推选为左溪村党支部书记。

二、让大家富起来

因“下山搬迁”造成的农村垃圾,蓝学许提出要以“乡村旅游兴村,效益农业强村”发展思路,带领村两委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开展村庄改造工程,同时委托浙江农林大学为村里编制了《左溪民族特色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规划》。作为泰顺县最早做村庄规划的村,这为左溪赢得了先发机遇,在项目上得到了优先安排。从2011年开始,在短短3-4年时间里,先后得到近3000万元的项目资金,民族风情特色街外立面、畲乡小院、文化广场等工程也提上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泰顺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蓝学许找到了一条具有左溪特色的脱贫致富道路: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民宿,其中民宿经济最为突出。以畲乡小院民宿群来讲,通过村里制定统一标准,进行服务方面的培训,统一宣传,为大家组织客源。现在民宿群一共有20多家,平均每年收入近20万元,实现了以房养家的模式,现在农户们不用外出务工,就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轻轻松松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尤其是现在文泰高速通车了,民宿前景更好了。

三、让村民美起来

村民的腰包鼓了,面对多年“传承”下来的陋习,蓝学许想从制定村规民约为切入点,让大家精神面貌美起来。于是,左溪村的“十不准”就这样产生了。但是新的措施面临新的问题,村民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日子,面对“十不准”的束缚,纷纷反对。当前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打算先丰满妇女的精神世界,再让妇女纠正男人们的陋习。通过聘请花艺老师,免费教大家种花,培养大家的兴趣爱好,此外还把妇女同胞组织起来成立了畲歌队,聘请“畲歌王子”蓝永潇为畲歌队总指导,妇女们把畲族文化唱到杭州、唱到北京,2017年更是两度被邀请到意大利演出,就这样平时烧菜做饭的农村妇女登上了国际舞台,左溪村的妇女越来越自信。还规定谁家有家庭暴力殴打妇女的,以后不享受村里任何待遇。现在的左溪村,真的可以感受到人美、家美、村美。2020年,左溪村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十年来,畲汉群众紧紧地抱成团,见证了左溪村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蓝学许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兴村、效益农业强村、文明事业美村”的富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