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创新探索“红+蓝”警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24 19: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丽水市莲都区作为市区所在地,一直是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区。多年来,莲都区万象派出所立足职能,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创新探索出一条“警务蓝”和“石榴红”相交融的基层派出所民族工作路径,全力构建起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保驾护航。2022年,万象辖区刑事案同比下降49%,民族团结平安辖区创建成效显著。

一是党建“红心桥”铺陈“石榴红”底色。万象派出所始终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则,以党建引领、党建联盟、数字党建为“红心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建设工作,协调部署工作任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队伍管理、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充分亮出警务工作“石榴红”底色。打造党建品牌,创新推出“六个一”党建小分队,即一支党员突击队、一支辅警党员代表队、一支红色义警队、一个莲警驿站示范点、一支党员宣讲队、一支小巷骑行队,宣传贯彻民族政策,服务管理各族群众。建立党建联盟,与区民宗局、丽水学院民族学院、白云街道等单位建立联盟,对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求,细化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聚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警务中心。

二是“三三工作法”绘就“警务蓝”本色。万象派出所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打造三个“舒心室”、三朵“齐心云”、三张“贴心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派出所业务工作中,各民族的人口管理由“硬”变“软”,有效防范化解辖区民族领域的风险隐患,充分彰显“警务蓝”本色。打造三个“舒心室”,建立“石榴红”法律工作室。建立“一家亲”联勤警务室,民宗、公安、执法等部门联合,联动处理各类涉民族纠纷。建立“同心”调解超市,按照“依法调处、以人为本、合理照顾民族风俗习惯”原则,联动开展矛调工作。打造三朵“齐心云”。通过日常民族工作和大数据采集及云计算等,实现辖区民族群众人员流动动态管理。开展云服务,通过微信、电话实现线上咨询、线上回复、线上答疑。打好三张“贴心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好民族团结进步“帮扶牌”“共建牌”“联谊牌”,通过“破民案、办民事、解民忧、帮民忙、惠民利”新五民工程,搭建起与民族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切实把各族群众遇到的困难需要放在心头、落在行动上,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警民融合“四项制度”浓厚“红+蓝”鱼水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万象派出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体现在公安主要业务上,还积极体现在警民交往中,通过警民融合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建立完善四项民族团结进步警务工作制度,实现“警务蓝”与“石榴红”的高度融合。建立警民恳谈制度。以“共聚警民力量、共筑民族团结”为主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开门评警”“警营开放日”“警营体验日”等活动,邀请各民族群众代表开展警民恳谈活动,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切实转变“一元管控”的社会治理制度。实行走访联心制度。通过问基本情况、问生活需求、问办事诉求、问治安状况、问意见建议“五问”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多种方式解决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完善志愿服务制度,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开展“微宣讲+志愿服务”“走亲联心三服务”等活动。落实帮扶救助制度。组建“爱心帮帮团”,走进社区、走入家庭了解民情,用实际行动营造“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