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报道】“80后”畲族创业标兵苏晨:一碗乌米饭打天下

发布时间:2021-07-22 11:3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为广大青年搭建创业创新的平台,将青年发掘自身价值、实现自身梦想的美好愿景,融入到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近年来,富阳区委统战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群众自主创业,以“80后“少数民族创业致富标兵苏晨(畲族)为代表的村民改变传统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说起传统美食乌米饭,富阳人都不陌生。在新登镇双江村,乌米饭是畲乡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在“80后”苏晨的引领下,杭州富阳畲乡园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畲乡乌米饭不仅火遍了富阳及周边地区,更为畲乡人带去了全新的致富机会。


一、辛勤创业开启致富之路

戴副黑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一脸的书卷气。你根本想象不出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农业带头人苏晨。

2008年,苏晨从浙江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在当时的拱墅区康桥镇政府工作。工作4年后,他毅然辞去了这份体面的工作,回乡创业。因为他的心中,萦绕着一个田园创业梦。

每逢春风暖,常思三月三。苏晨的记忆中,每年农历三月三,是当地人最快乐的日子。全村的畲民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唱起歌儿跳起舞,煮上乌米饭,捧上山哈酒......

创业之初,因为没有资源,苏晨每天一家一家跑饭店,推销他的产品。办厂的头一个新年,因为市场一时打不开,多半产品积压在冰库。等发完了工人们的工钱,苏晨的兜里只剩下几毛钱。畲乡园的难处,新登镇、双江村领导看在眼里。他们帮他牵线联系厂家,同时,让他在杭州农博会以及当地的民族文化节、青年创业大赛上多多亮相,同时开拓网上渠道。渐渐地,市场打开了,很多人慕名赶来买这些纯正的山里货。

如今苏晨的杭州富阳畲乡园食品有限公司越办越红火,今年还开辟了物美超市、谷绿农品有限公司等两大新销售渠道,年销售产值将达到600万元。


二、造福百姓共创发展之路 

在苏晨的食品工作间,10几名中年妇女戴上帽子、口罩、手套,身穿一身白色工作服,“全副武装”地围坐在一起忙碌着。苏晨对于食品企业的安全问题特别看重,每天都要消毒杀菌,工人操作也必须遵照消毒流程。

员工蓝大姐,一只手将冒着热气的乌米饭揉捏成长条状,另一只手将其塞进竹篓里,压实,并在上面点缀上红枣。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这个活天天干,熟着呢。”憨厚的蓝大姐笑着说,她一天有接近200元的收入。就在她工作的这几年,她家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几年,家里逐渐购置了空调、小轿车。去年花了20多万元,把家楼房里里外外装修了一遍,还铺上了木地板。蓝大姐讲述着这几年家里的新变化。

至于过去,蓝大姐家可没这么滋润。她在家门口种点蔬菜,有时候去山上挖点笋,拿到镇上去卖,一年下来收入也才1万元。

在畲乡园食品有限公司,80%以上工人是双江村本地村民。除此之外,每年从当地百姓手中收购的乌树叶、糯米等原材料,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收入。


三、与时俱进开拓振兴之路

普普通通的山里货,摇身一变成了畅销品。苏晨的创业故事给了双江村干部很大的震撼。新的一年,双江村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以苏晨的创业经历为典型,擘画美丽乡村新图景。新登镇双江村,是富阳唯一的畲族村落,有独特的畲族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是晚唐诗人罗隐的故里。这些都是双江村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

眼下,村庄正重新规划设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畲乡村寨的品牌。比如,结合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发展民宿,增加村集体收入;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村里的中老年妇女老有所乐;进一步搞好公建配套,建文化广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一些基础设施。

当然,要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基础。双江村计划将苏晨公司东面的100多亩地,交给他进行扩大再生产。苏晨计划成立乌树叶种植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手把手教村民种乌树叶。同时,扩大生产规模,招募更多的村民一起,做大乌米饭产业,打响畲乡园品牌。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过故人庄》,阐述了新登镇双江农民的幸福生活。

苏晨和更多的双江村民,正用他们的辛勤汗水谱写双江发展新篇章。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