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苍南:巧绘“三色图” 推动少数民族村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1-07-21 17: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苍南县是浙江省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全县拥有2个畲族乡、46个民族村(分布在10个乡镇),有少数民族37个,户籍人口逾3.2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1%,并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分布在全县18个乡镇;外来少数民族约1.5万人。2020年全县少数民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01元,比2019年增加10.3%,全县46个民族村的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过8万元,全面消除少数民族集体经济薄弱村。2021年,苍南县立足区域特色,坚持“交往、交流、交融”发展思路,积极创建各族群众共处、共信、共享的社会环境,推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用“三色”绘制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之路。


乡贤回归,暖色乡愁打通乡村振兴“新路径”

通过弘扬乡贤文化,壮大乡贤群体、增强乡贤力量,搭建乡贤与乡村社会有机融合的平台,让乡贤参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将“乡愁元素”发展成为“乡愁经济”。凤阳畲族乡依托丰富的乡贤资源引进2家矿山资质企业作为创税平台,年度创税目标1200万,将实现凤阳税收破零。此外,招引爆破器材研究中心1家,单体固投3000万,与浙江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超2000万光伏项目合作协议。莒溪镇少数民族村桥南村引进乡贤企业进行旅游开发,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建成乡土文创园,实现农房变客房、厂区变景区,项目部分区域为莒溪特色美食、非遗技术等产品展示,打造8个独居本地特色的房间,运营期间项目已创收60余万元。


文旅融合,绿色发展点燃美丽乡村“新引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绿色、生态、无污染的发展原则,深度挖掘农村产业潜在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加工向休闲、养生、旅游、体验等新功能转化,推动三产互动融合,拓展少数民族增收渠道。凤阳畲族乡针对农业分散化、碎片化的瓶颈,打造龟墩村亲子游基地、顶堡村虎山休闲观光采摘园、鹤山村桃形李采摘园、杜鹃花海“星宿空间”露营基地等基础设施,形成初具畲族风情的旅游区块,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凤阳客厅),制订出台《农旅康养产业扶持办法》,截至目前已指导农户开荒500多亩,推出高附加值农产品20多种,预计可为农户带来增收100多万元,为村集体带来增收20多万元。莒溪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民宿群,总投资约2100万元的少数民族村大峨村溪山村舍精品民宿,已完工试运营。


智能项目,特色数字解码富民强村“新动能”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等需求有序调节,高质量推进富民强村,在农业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城乡共同富裕等方面加快形成具有苍南民族地区特色的模式和经验。岱岭畲族乡结合数字化改革和岱岭鲜果基地优势,推出畲乡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项目,投资590万元引种“红美人”“柑平”等品种柑橘、新种提升白茶基地等,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完善农场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畲乡精品果园数字化平台,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转型升级。凤阳畲族乡借助举办星空音乐节,让游客感受凤阳“花海、石海、云海、星海”四海景观,结合数字化改革策划畲乡印象“5个1”宣传文案,推出畲乡特色“1桌菜”;编排特色畲乡“1台戏”;打造1条畲文化观光线路;建设1个畲文化体验基地;设计1套畲文化伴手礼,着力打造更有记忆、韵味和品质的文化凤阳,从而促进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