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局长说 | 朱鹏:汇聚各民族磅礴力量 积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市

发布时间:2021-10-08 09: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金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朱鹏:

袁家军书记在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篇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的工作目标,主题鲜明,举措务实。金华民宗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热潮,组织召开全市民宗系统工作会议、民族乡村振兴培训会等,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二是筹划召开全市民族工作会议,谋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金华民族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新时代金华民族工作健康发展。

三是起草出台金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办法、“浙里石榴红”品牌创建实施方案等,不断夯实新时代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画好各民族共融共富最大“同心圆”。

四是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金华辨识度的“金名片”。

五是深化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城市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建设,让在金各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融得进、富起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八婺大地常开长盛。



婺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  金敏华:

袁家军书记在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了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的目标要求,为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不断推进民族村产业发展,优化山区民族村产业结构,扎实做好民族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二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牢固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要充分发挥结对单位的帮扶作用,不断推动民族乡村发展,加大对民族村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少数民族村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对全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服务,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四是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努力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满足在婺城区的各族群众归属需求。


兰溪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胡建平:

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以前瞻性的眼光对浙江民族工作提出了“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的具体目标,为新时期我省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民宗局长,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全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服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打造民族产业经济带,以“两个镇”“三朵花”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杠杆作用,着力优化民族村产业结构,打造标杆型产业示范基地,进一步丰富民族乡村业态,实现旅游带和经济带高度融合,切实增强民族乡村“造血功能”。


义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王东:

义乌市将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活动,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围绕率先打造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示范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树立品牌,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结合未来社区建设,谋划民族领域多跨场景应用,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依托市场商贸优势,持续深化在义各民族同胞生产生活技能培训,加大民族地区对口帮扶力度,助力各民族同胞实现共同富裕。


永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王洪伟:

袁家军书记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 要加快推进民族县乡绿色均衡发展,要稳步推进少数民族群众“扩中提低”改革,要持续深化民族工作领域数字化改革,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服务,要构建防控民族工作领域风险隐患闭环机制,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多出成果、出亮点、出模式。

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需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族工作,做一名有情怀的民宗干部,为共同富裕增光添彩,为确保我省民族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永康力量。

一是用心。要做到安心、静心、净心。安心:就是让自己对民宗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在民宗这个平台舞出自己的风采。静心:平静心态,冷静思考,理清思绪。净心:清除杂念,集中精力,敢于作为。

二是用情。要用真情对待工作,用友情与宗教界人士交心,用亲情为各族群众服务。

三是用力。作为新时代民宗干部应具备能变通,讲感情,懂方法,有了力还要会用,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合适的力度,同时还要会借力,要借用统战、民宗工作相关机制,汇聚机关部门联合之力。


磐安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宗局局长  陈平:

磐安民宗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密联系本县实际,形成合力、巧设载体,努力推进全县民族团结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迅速组织会议精神学习贯彻。认真贯彻县委常委会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的要求,通过召开读书会、座谈会等形式将中央、省委两个会议精神迅速贯彻到基层;召开县民族宗教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学习会,认真落实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推进全县民族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认真摸清各民族人员底数。在第七次人口普查获得资料的基础上,发动各乡镇街道进行全面的核查排摸。从排摸情况看,目前在磐安常住的有29个少数民族共1240人,在磐安上班打工暂住的有35个少数民族共4732人。对常住的少数民族人员,对其包括工作、收入等基本情况都进行了全面调查,为做好今后的民族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聚合力设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培训,提高各族群众创业致富能力。抓引领,积极挖掘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投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催生在磐各族群众的致富动力。强互助,发挥民族工作室作用,组建由各族群众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互帮互助、解难帮困,积极服务社会大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