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暨石塘七夕祈福礼活动在温岭举行

发布时间:2020-08-26 10: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8月25日,温岭市举行浙江省“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暨“曙光圣地·祈福纳祥”石塘七夕祈福礼活动。温岭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吴军华,温岭市石塘镇党委书记叶晓珑,温岭市民宗局副局长王诚慧,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王静等参加活动。

农历七月初七,在民间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但这一天,在浙江温岭石塘,却举行隆重的石塘七夕习俗“小人节”。当天上午8点,温岭石塘七夕习俗祈福礼活动正式开始。当日,石塘镇东海天后宫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当地渔民们穿上传统服饰,展示渔家风采,孩子们则精心打扮,接受众人的祝福,现场活动分为敬献祭品贡品、主祭上香、宣读颂词、儿童齐诵、祭拜行礼、感恩祈福等环节,并表演渔村舞蹈“大奏鼓”,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及游客的到来。

“今天我们学校几个老师特意组团从杭州过来体验石塘非遗文化,感觉石塘的文化传承做得很不错。其实,小人节的祈福礼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的经历,希望孩子们带着父母的寄托健康快乐地成长。”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院长施俊天表示。除浙师大教授外,据悉,当天活动也吸引了宁波不少游客前来观摩。

石塘作为浙东沿海一个古老的渔民小镇,其渔民从300多年前于福建迁入,也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带到这里,受到当地百姓喜爱并得以传承。据介绍,闽南地区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视其为小孩的保护神。七夕是七娘妈的生日,家家户户需祭拜她。七夕这一天,渔民们会拿出用竹条、彩纸、泥巴等原料扎制而成的彩亭、彩轿,摆上酒、水果、食物等祭品,祈愿儿童平安健康成长。

据了解,石塘七夕习俗被誉为我国民间乞巧文化的“活化石”,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岭石塘七夕习俗的传承不仅是一个民俗活动的传承,也是一份情感的传承,更是一衣带水的血脉传承,并对研究汉族传统节日文化、闽南文化等方面的学术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已成为宣传和推荐温岭的一张重要名片。

1.2.png

1.1.png

1.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