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风采(四)

发布时间:2020-07-01 14: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省政府拟授予49个单位“浙江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1名同志“浙江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勇挑责任重担,践行民族团结——宁波市北仑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  张秀君


image.png


张秀君,2015年10月担任北仑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任职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围绕区域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特点,勇挑工作重担,创新工作品牌,全方位服务管理,有效破解难题,全区少数民族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政策

建立党建引领民族工作机制,全区10个街道、N多个社区成立由党委(支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城市民族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各类表彰激励、监督检查、协调联动、考评验收工作机制,促进民族工作末端落实。北仑区民宗局连续六年被市民宗局考核优秀,2019年被省民宗委通报表扬。北仑区委统战部荣获2019年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积极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创新开展民族工作“四微”建设标准,牵头制定全国首个城市民族工作省级地方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为实现城市流动少数民族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有发展的目标提供有效经验;创新构筑“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有效破解少数民族下一代融入难,关爱流动少数民族下一代健康成长,其经验做法被中央统战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统战工作创新奖”。探索建立“校地协作”共建机制,打造“米娜工作室”,其经验做法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近年来,共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3个,获“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2个,基本形成“全域化”民族工作格局。

全心服务区域流动少数民族群众

精打细算用好民族帮扶资金,充分调研论证,确定扶持项目,确立资金分配。五年来有效帮助青年大学生黄雄志、大草原餐厅叶尔加那提、下岗种植户林太华等少数民族代表创业,精准施策落细落实民族帮扶政策,使他们由输血成功向造血转变。推动民族领域行政审批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发挥“微组织”作用,开展入户政策宣讲,提升服务针对性;疫情防控期间,精准收集少数民族商户数据,点对点开展复工复产帮助;常态化做好走访慰问,服务困难少数民族群众。

 

建言献策搭桥梁,真抓实干促团结——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杨秀智


image.png


杨秀智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是一名为民族团结担当作为的少数民族干部。扎根南浔20多年来,始终以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团结为己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杨秀智带领下,南浔区少数民族代表联谊会多次组织成员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志愿活动。在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南浔利民小学建立民族团结联络点,结对帮扶30余名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每年组织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理事召开座谈会,及时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一家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等系列活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他的推动下,南浔区各镇逐个成立少数民族联谊小组,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广泛联谊少数民族群众的基层平台,目前全区已实现镇级少数民族组织全覆盖。他常常奔赴各地少数民族联谊小组参加联络联谊活动,增进民族情谊。

他任南浔区政协委员期间,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个主题,充分发挥注重发挥界别优势及社情民意“直通车”优势,在任职期间,多次为南浔区加强城市少数民族管理服务建言献策,多次为全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出谋划策。在他的推动和建议下,南浔区全面了解全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基本情况,并从中精挑细选骨干代表,不断加强区少数民族联谊会队伍建设。

 

根植统战十五载,致力畲汉一家亲——金华市武义县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  蓝雪花


image.png


蓝雪花,女,畲族,中共党员,1977年7月出生,从2006年6月至今在中共武义县委统战部工作。

爱岗敬业,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利用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及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武义县民族工作特色,组织编写的40余篇宣传稿件被各级刊物采用;参与编撰《美丽畲乡·武义》《醉美畲乡·武义》等,为传承畲族传统文化尽心尽力;精心组织,各项民族活动有声有色。全程参与浙江省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动员会、全省第二届民族乡村百村论坛、畲族“三月三”、 “名家画畲乡”等活动的组织筹备,各项活动都得到省、市、县相关领导的肯定。参与组织拍摄的少数民族微电影《大路朝阳》,获评省优秀创意奖。

倾听呼声,主动建言献策

深入民族乡村调研,助力武义县《进一步支持民族乡村振兴特色发展实施意见》的出台。针对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加分政策调整反响问题,及时组织编写上报信息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创设载体,筑牢“石榴籽”工程。参与制定《武义县实施同心工程创建工作方案》,将创建“同心·民族家”,实施“同心·致和”工程纳入同心工程创建重要内容。至今全县已创建“同心·民族家”6个。其中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家。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统战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做平凡岗位上的“援疆人”——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审批处副处长  王国军


image.png


王国军,金华市发改委行政审批处副处长,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连续两批的“援疆人”。

2016年,他作为浙江第九批援疆干部,任金华市援疆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温宿县发改委副主任。2019年,在受援地的强烈要求下,经组织批准,继续原岗留疆支援。

在温宿的四年,他始终坚持以助力温宿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首要任务。他曾筹集社会帮扶资金和物资合计900余万元,为温宿县深度贫困村和困难连队实施了16个村级扶贫项目;每年带动350余户种植户种植水生蔬菜,帮扶贫困户150余户脱贫。

他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挥了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他从内地引进了17家企业到边疆落户,解决当地600余群众就业;引进核桃、红枣加工企业3家,产业配套企业3家;大力引进特色产业,引进农业新品种30余个,招引企业4家,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社3家,特色种养殖面积达5100亩。

他建立了温宿农产品疆外销售网。共建立80家销售实体及网络;带领完成温宿县特色农产品销售6万余吨,实现了全方位、多渠道的“疆果东送”,开拓了温宿的农产品市场,增加了果农收入。

他建立了“旅游+扶贫”的工作模式。他多次带领温宿赴内地筹办“天山梦城、山水温宿”嘉年华文化旅游推荐活动, 光2019年这一年,就吸引内地游客166万人次,同比增长95%,带动山区贫困户增收10余万元。

 

打好“三张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衢州市衢江区政府党组成员,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府办副主任(挂职)  柴胜辉


image.png


柴胜辉,男,汉族,198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2018年2月,柴胜辉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工作期间,柴胜辉以维护好少数民族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因地制宜,脚踏实地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民族团结和谐关系添砖加瓦。

响应号召,打好民族团结“服务牌”

在援川期间,柴胜辉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奋发有为、作风上求真务实、生活上自律从严,竭尽全力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衢江—平武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成效明显,助推平武县在2019年4月顺利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柴胜辉被评为2018年度优秀公务员、2019年度绵阳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主动担当,打好民族团结“经济牌”

柴胜辉坚持“强化民族团结建设,打好民族团结经济牌。帮助联系阿里巴巴开展生态扶贫合作,推行网络预售,创造了“第1批次10000斤1小时售罄、第2批次10000斤1分钟抢光”的销售奇迹。促成平武农特产品入驻浙江新农都和衢江区机关食堂,联系各类展会推销,帮助争取免费参展茶博会、长三角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等。争取衢江区政府要求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向干部职工发放300元和500元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消费扶贫提货券”购买平武农特产品。两年多来,帮助平武推销农特产品价值2800余万元,有力带动农民增收。

加强合作,打好民族团结“发展牌”

柴胜辉以维护好少数民族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因地制宜,脚踏实地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民族团结和谐关系添砖加瓦。加强人才交流,遴选4000余个工作岗位,召开专场劳务招聘会10余场,150名务工人员经过培训后赴衢江企业务工。积极动员各界力量帮扶,衢江区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积极发动各类组织,捐赠款物984.2万元。

 

民族委员促团结,医者仁心战疫情——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主任、台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  丁萍


image.png


丁萍,女,回族,农工党,1963年4月出生,任职台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同时担任台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台州市政协委员。时刻牢记少数民族委员的责任,树立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榜样,展示了民族委员的担当与风采。

政治坚定、顾全大局,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作用

丁萍已连续两届担任台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先后在“五水共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中做好少数民族表率。每年她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走访我市少数民族群众,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7年12月被台州市委统战部评为台州市“同心细胞”示范标兵的荣誉称号。深入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慰问和扶贫帮困,多次联系台州一中新疆班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同心聚力联谊活动。2015年,她主动请愿参加援疆医疗服务队,赴新疆学术交流的同时,也为在疆数千例疑难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为新疆阿拉尔和台州两地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严守纪律、认真履职,积极做好政协参政议政工作

丁萍始终牢记政协委员的职责、坚守政协委员的本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把履行委员职责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她积极参加市政协各项活动,虽然业务工作较为繁忙,但是不忘委员职责,她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民主监督活动,认真履职,建言献策。多年来,在参政议政上,她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撰写和提交教育、食品、经商、城市建设等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议案、提案、建议,关注外来务工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台州、建设台州。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带领团队为医学发展勇攀高峰

担任医院超声科主任的丁萍,是台州市医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主持学科的临床、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科室承担着全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以及健康体检的超声检查工作,2019年科室服务患者人次425805人次,同期增长16.2%。在工作岗位中,爱岗敬业,科室的每一项工作都身先士卒,无私奉献。

慎终如始、勇于担当,疫情期间全力投入“战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丁萍坚守工作岗位,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面前,她舍小家顾大家,曾多次连续几周奋战在一线,每天在岗带头值班,带领科室严格按照疫情诊疗流程进行疫情防控和接诊。在疫情暴发的各个阶段,丁萍始终如一,临危不乱,始终牢记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每天带头值班值岗,随时更新完善应急预案。

 

“三个走在前列”的忠诚实践者——丽水市委统战部民族工作处处长  徐嵘


image.png


从事民族工作以来,徐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嘱托,以冲锋的姿态,不断推动丽水民族地区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为丽水民族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致力于为民族发展出谋划策

刚到民族处,她就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与团队共同研究制定了《丽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丽水民族发展资金因此每年新增260万元,为全市民族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她精心谋划,牵头组织编制丽水市民族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行动计划、专项规划、发展指数等,并建立推进机制,将民族乡村纳入乡村振兴总盘子,各部门“三倾斜、三优先”同步推进。

致力于为民族团结竭诚尽智

她结合丽水实际,积极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目前为止,丽水市共有9个集体、13名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4家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和教育基地,16个民族村成功命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她每年精心指导全市各地开展“花园丽水·魅力山哈”民族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策划组织全市少数民族书画作品比赛、全市“民族乡村振兴”摄影大赛等,充分展示丽水民族工作成就和民族文化魅力。

致力于为民族繁荣添砖加瓦

近年来,丽水高标准、高规格承办了全国民族自治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全省实施民族乡村振兴计划启动仪式暨“双百村结对行动”动员部署会、省首届少数民族舞蹈展演优秀作品展演等,她总是冲锋在前,尽心尽力。2018年10月,省第六届民族运动会在丽水成功举办,成为历届办会规模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广,民族发展成果最凸显的盛会,获得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数年来,徐嵘克服诸多困难,扛起肩上责任,为丽水民族工作奔波忙碌。她的初心是当一块民族事业的铺路石,努力让丽水民族大家庭这颗石榴籽抱得更加紧密,结得更加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