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两山”理论,绘畲村蓝本——泰顺左溪走出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0-06-24 15: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泰顺县司前畲族乡左溪村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辖27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共657户2285人,其中畲族人口1423人,占总人口的62.3%,是浙江省畲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文明村等40多项称号。

近年来左溪村充分利用挖掘和保护畲族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将畲族传统村落与生态家园建设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畲族文化繁荣、生态资源富民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主要成绩有:

(一)强化规划引领,绘好畲村发展蓝本。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坚定走好“两山”道路。按照“依山傍水、天人合一”的人居理念,把村居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投入30多万元委托浙江农林大学编制了《左溪村村庄建设和旅游发展详细规划》,形成了“一带五区多点”的村庄规划布局,为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了科学引领和指导。同时,紧扣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及司前畲族镇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不断完善村庄建设发展规划及功能区块及布局优化,初步打造形成了农业种植观光区、乡村民宿集聚区、旅游景区建设区、非遗民俗表演区等多个功能性区块于一体的现代乡村发展格局。

(二)推动产业驱动,夯实富民增收基础。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左溪村大力发展茶叶、葡萄、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培育特色水果基地2000余亩,实现一年四季均均可观光采摘水果。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做大畲乡民宿集群产业链,发展星级民宿13家,左溪畲乡小院民宿群入选温州市职工疗休养基地,2019年,接待旅行团30批次,承接培训班35班次,游客入住达5万多人次,已成为泰顺民族风情游的“网红地”。同时,左溪通过民宿协会的统一分配管理,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以上;落实资金90万元入股电站、青年农民创业园,每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实现少数民族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超700人,2019年左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以上,超出全县平均水平。

(三)创新文化培育,提升美丽畲村活力。始终把畲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村庄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创新“统规联建”模式,保持“土墙青瓦蓝腰带”传统风格,近年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民族风情特色街外立面、畲乡小院、畲族民俗馆、文化广场等工程,完善村庄配套设施,全力开展中国最美畲村创建。高度注重村风、家风培育,大力开展村美、家美、人美“三美”建设,推进美丽菜园、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和美丽厅堂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左溪“民约十条”,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的批示肯定。深入挖掘畲乡文化资源,办好“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端出畲乡大舞台文化大餐,全年演出30余场,建成畲歌基地,凤凰畲歌队走进央视、唱出国门,三次受邀到韩国、欧洲演出,打响了畲乡特色文化金名片。

(四)凝聚乡贤力量,点燃乡村振兴引擎。发挥“本土”乡贤、“离土”乡贤和“外来”乡贤的作用,集聚乡贤智慧、信息和资源,组建左溪村乡贤参事会,成立分片理事会,助力村庄发展,有效释放乡贤能量,成功创成市级乡贤助乡兴实践基地。落实乡贤“三优先”举措,支持服务严立淼、陶国忠等乡贤回乡投资创业;乡贤蓝学许带领干群全方位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实现乡村蝶变。引进“畲歌王子”蓝永潇,吸引陶育利、雷宗雨等大批乡贤回乡开民宿、搞电商、做旅游,成立“乡村旅游公司”,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以上,同步带动村集体、村民搭车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青山绿水自带网红效应,左溪村将坚定践行“两山”理论,立足村情实际,把发展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把鲜明的特色转化为响亮的品牌,把创新的案例转化为发展的样板,争当中国最美畲村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