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栏 | >> 2020 | >> 我省民宗界人士热议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重要讲话 |
发布时间:2020-05-19 14: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考察,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了热烈反响,全省各地认真组织学习。我省宗教界代表人士也积极响应,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一新目标新定位,继续发挥好宗教界的正能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争当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的先行省的目标贡献力量。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道教界代表人士的感想。
省道协会长 董中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对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意义深远,浙江省道教界通过不同形式认真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团结引领广大信众关注国情、民情、社情,助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经济发展翻身仗“两手硬”“两战赢”。同时,积极弘扬道教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为浙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贡献道教界的智慧和力量。
省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施清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浙江过去工作的肯定,又为浙江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我们道教界要认真落实讲话精神,发辉自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优势,把中国文化的优势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结合。浙江是道教洞天福地最多的一个省,要努力挖掘浙江道教资源,讲好浙江道教故事,传播浙江道教好声音,使浙江道教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窗口。
省道协副会长 张高澄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着眼点都集中在民生要害问题,意义深远。正如《道德经》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他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发展经济如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就违背了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精神,破坏了身心与大自然的平衡关系。只有遵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的规范,才能使我们人类生命德品质得到升华,从而达到不断提高的健康水平。
关于数字化,他提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这三个步骤非常巧妙。数字化作为成本最低的自然智能效能,我们由此而上的智慧才有意义。在没有数字化之前,智慧不会得到高效能发挥。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将在未来成为城市治理领域的关键词。
省道协副秘书长 张崇达
道教界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提出了“绿色发展、低碳管理、自然和谐”的思路,更好地发扬济世利人、关爱生命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营建道观时我们倡导生态保护,注重花木种植品种的丰富,以及绿植的养护与管理。
我们还通过生态道观建设,团结了一批“爱绿、植绿、护绿、享绿”的宗教界人士和信众,切实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共同营造一个优美舒适、人文和谐、生态宜居的生活修学环境,为促进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做出新的贡献。
省道协副秘书长 陈金伟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湖州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实践证明,社会经济发展不能向自然环境过度索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一旦被破坏,会反过来给我们造成更大的损失,是对子孙后代难以弥补的伤害。
保护生态人人有责,让“两山”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科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