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积极创建宗教普法示范点

发布时间:2020-01-17 09: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民宗委

信息来源:

分享:

2019年,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根据浙江省民宗委、省普法办关于全省宗教领域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十百千万”普法工程的通知要求,在舟山市委统战(民宗局)指导下,密切联系学院实际,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坚持抓重点、抓落实,进一步提高学院全体法师、学僧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一、全面发动,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宗教领域创建普法基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宗教教职人员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实现全民由法律意识向法律素质的转变。学院按照普法规划的整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一)宣传发动。我院在普法教育工作上有着较好的基础,多年来坚持“爱国爱教、学修并重”的办学理念,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当中,不断创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授课载体。普法基地创建活动以来,学院积极组织各部门、各班级召开动员大会,贯彻普法基地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积极营造普法基地创建工作的氛围。

(二)健全机构。为了保证普法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建立了由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院务办主任担任管理员,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交流普法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规划落实。根据舟山市委统战(民宗局)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院实际,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位,分部宣传的思路,制定了普法基地创建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前有部署,中有检查,后有总结。

二、广泛宣传,加强普法工作有序推进

(一)重视普法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普法队伍。学院高度重视普法宣传队伍的建设,除安排相关普法人员参加各类宗教法律培训学习,还邀请有关法律专家来院进行专题辅导培训,以案说法,提高了师生整体的法律素养,使普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注重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普法环境。9月2日,学院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并在国旗下讲话;9月30日晚上,学院举办了国庆70周年庆典晚会。10月1日,再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第二次升旗仪式; 10月下旬,学院运动会开幕式前举行第三次升旗仪式。9月初,学院安排2019级新生举行为期一周的军训,邀请部队官兵担任教官;9月7日,组织2019级新生前往鸦片战争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月下旬,大雄宝殿外墙两侧设计制作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宪法修正案》等完成。10月23日,邀请舟山市委统战民宗一处孙宇副处长举办《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主题讲座。

三、突出重点,普法宣传工作收效显著

(一)课堂教育普法宣传的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每个班每周

安排两节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程(国家宗教局组编)、宗教政策法规、法律基础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历代宗教政策等,聘请两名政治课教师(一名兼职)担任日常思想政治课教学,还不定期邀请市委统战部、民宗局领导为学生开设宗教政策法规方面的讲座。授课教师备课充分,讲解风趣,将普法知识融入到大量的案例分析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二)制度建设是普法宣传的保障。在舟山市委统战(民宗局)和普陀山佛教协会的指导下,结合本院实际,前年下半年制定了《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18-2022工作实施方案》,对学院校园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建设、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规划。同时,为全面推进名校建设,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在去年上半年出台了《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校园管理制度》,加强学院公共卫生、安全保卫、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学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新修订了《学僧守则》,明确学僧行为规范,建设如法如仪的学修环境。

(三)文化建设为创建普法基地助力。营造富有特色和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是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和有效推力。一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佛教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学修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二是弘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与我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不断融合,在爱国爱教、积极向善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些优良传统对于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要努力挖掘佛教这些神圣性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大力建设庄严整肃、祥和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让广大学生沐浴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良好氛围里。三是加强道风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道风建设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赵朴初先生强调:“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道风的好坏,关系到佛教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命运。佛学院是僧众修学的道场,是弘法教育的殿堂。只有坚定信仰、保持正信,才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能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爱国爱教。通过培养学生的宗教素养和戒律修持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